【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ID:16640749

大小:469.6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8-23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_第1页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_第2页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_第3页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_第4页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2分)(2014秋•鸡西期末)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a白的合成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不是内环境.解

2、答:解: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位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对于不同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的判断和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2分)(2014春•淄博期末)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液B.主要组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

3、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32淋巴组成.解答:解:A、细胞液为植物细胞液泡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B错误;C、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C错误;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2分)(2010•卢湾区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4、.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食物消化后,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

5、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解答:解:A、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A错误;B、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B正确;C、认识恒温动物,人的体温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6、对内环境稳态概念等,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理解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324.(2分)(2014秋•沈丘县期中)如图是健康成年人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37℃左右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会引起体表温度下降,导致下丘脑某些部位兴奋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机体体温调节的结果,此时汗腺分泌减少D.时间t3以后,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也与t1之前相同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7、,这样才能维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由于内外温差加大,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但两者依然处于动态平衡.解答:解:A、时间0﹣t1,产热量大约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相对稳定,A正确;B、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散热量增加,B正确;C、时间t2以后,增加产热量,减少

8、散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如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等,C正确;D、时间t3以后,散热量比t1多,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得产热量也比t1多,体温得以维持相对恒定,D错误.故选:D.点评:体温调节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