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

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

ID:16667388

大小:5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3

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_第1页
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_第2页
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_第3页
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_第4页
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1-20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6山东省渔业良种工程规划(2010-2015年)水产良种是渔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关键的科技载体。为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立足现有基础,着眼发展需求,制定本规划。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现状1.良种繁育体系初具形态。自“十五”以来,我省水产增养殖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促进了渔业良种繁育生产发展,苗种作为水产增养殖生产的首要物质基础,特别是作为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原良种开发、保护和选育得到了广泛重视,通过保护区建立、原良种繁育技术研发、原良种场建设和苗种场标准化生产等一

2、系列措施,初步形成了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基础、以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为支撑、以原良种场为主体、以规模化育苗场为补充的良种繁育体系基本框架。2.品种资源保护初见成效。我省水域辽阔,有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水生生物种类1000多种,其中较重要的经济水产种类有110多种。近年来,立足山东15半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水产种质资源优势,实施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度,建立了11处国家级、37处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立核心区和实验区面积达20万公顷,保护天然水产优良物种50多种。3.良种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水产原良种

3、繁育及生产能力、良种覆盖率逐年提高。在全省海淡水苗种繁育场(点)达到2000余个,育苗水体总量达200万立方米,育苗能力达5000亿单位,育苗种类达到80余种,年实际生产繁育鱼、虾、蟹、贝、藻、参、蜇等3000亿单位的基础上,建成了国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39处,原良种繁育涉及了海、淡水增养殖鱼、虾、蟹、贝、藻及海珍品等40多个品种,年育苗量达到1000亿尾(粒、株),占全省总育苗量的30%左右。4.良种科技支撑初步形成。多年来,渔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机构,以水产苗种繁育技术、选育技术和新品种引进为重点

4、,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一批名、优、特、稀、新品种被开发、推广,一批传统养殖品种经提纯复壮,成为优势主导增养殖品种,特别是为水产增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海参、鲍鱼、海带、鲆鲽鳎、扇贝、梭子蟹、对虾、甲鱼、河蟹、乌鳢等优已成为水产增养殖优势主导品种。(二)问题尽管我省水产良种体系已有了较好基础,但与发展现代渔业的要求相比,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在品种保护与创新、良种质量与供应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1.种质资源保护乏力,特色优势发挥不足。我省15天然水产良种众多,但

5、随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部分渔业水域被侵占、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原良种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资源量日益衰减,加之部分生产者只注重短期行为,对水产原、良种资源过度开发,多个优质种类处于濒危、灭绝或已不能形成资源量。另外在原良种生产过程中,由由于水产原良种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至使部分原良种难以做到亲本及时更新,特别是在亲本培育中,提纯复壮和选育工作比较滞后,一些原良种的优良性状趋于退化和灭失。2.引进品种质量不高,本土良种产业化进程滞缓。长期以来,一些科研和苗种生产企业多注重引进国外、

6、省外品种,忽视了对本土优势经济原、良种的种质保护、提纯复壮和选育培育,盲目引种、无序引种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育种性状测试、遗传参数分析和遗传标记等项工作薄弱,致使本土水产原良种创新能力较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省本土原良种种质资源和品质,给种质资源保护带来了严重影响。3.良种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现代化育种企业。我省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原良种体系建设。不但水产原良种场、规模与增养殖生产发展需求和养殖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在质量上和繁育水平上,更是难以满足现代渔业建设

7、需要。多数水产原良种场也只是建设了养殖池、育苗池、孵化车间等一般性生产设施,许多原良种场,培育池塘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生产环境和条件不断恶化,缺少较先进的选育、培育和水处理设施、15苗种质量和水质检测和监控设备等,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弱,繁育能力不高等问题。4.投入力度明显不足,依法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和良种补贴,一直没有象其他农业、畜牧业一样纳入各级财政专项,缺乏良种繁育专项支持资金和原良种补贴,而且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人工选育设施建设投入更是缺乏。另外,水产苗种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尚

8、不完善,良种生产许可、质量监管、市场准入准出等制度不健全,良种市场机制也没建立,苗种不能优质优价,直接影响了良种生产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二、工程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必要性当前,我省水产增养殖业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实施渔业原良种工程,完善水产原良种体系设施建设,是确保水产增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尽快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意义重大。1.实施渔业良种工程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