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

ID:16669809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3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_第1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_第2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_第3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_第4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杭州开元商贸职校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问卷)班级      学号      姓名    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Ⅰ卷试题卷一、基础知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A.春晚小品小沈阳一出马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大家笑得很开心,夸赵本山的绝活传得好!B.这小孩爬上枝头,树枝折了,折了个跟斗掉下来,右腿骨折了!C.今天天气暖和,张大爷亲自装修房子,和泥抹墙,干得可带劲了,做事一点都不和稀泥。D.最近

2、流感盛行,他不幸中招,咽喉肿得厉害,简直滴水难咽,说话都会疼得哽咽起来。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付出入不敷出桃园世外桃源B.淹没湮没无闻委屈委曲求全C.厉害不计利害义气意气风发D.提名金榜提名瞻仰赡养父母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它包括__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__人的行为,促进人的健康,__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__人际关系等等学问。  A启发规范维护调整B启迪规范维护协调  C启迪规定维持协调D启发规定维持调整4.下列

3、各组句子中,与①句相比,②句增加或减少或改换了虚词。两句表达的句意仍然相同的一项是()A、①小王的这位引路人②小王这位引路人B、①小李上班迟到了②小李上班又迟到了C、①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②当时的某些完全把乐式本身作为目的的音乐家D、①打架和盗窃一次即扣二十分②打架或盗窃一次即扣二十分5.下列人名中不是直接取自于成语的一组是()A、王任重杜鹏程B、陈残云刘海粟C、丁慧中甘如饴D、徐晓芬孙志强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蓝领,而不是普通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也不是中职教育

4、培养的一般技能型人才。B、由于思想水平不高以及文字表现力差的限制,本书的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C、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D、欧洲人发现太阳黑子比美国晚得多,最早一次的记载是公元807年才看到的。7.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8.请根据意境,选出填入横线处比喻用得最准确贴切的语句()forthequal

5、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9长江①,淮山②。江帆③,山泉④。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A

6、、①万里疾如箭②数点青如靛③几片白如练④千尺飞如电B、①万里白如练②数点青如靛③几片疾如箭④千尺飞如电C、①万里白如练②一带绿如蓝③几片疾如箭④一线气如虹D、①万里疾如箭②一带绿如蓝③几片白如练④一线气如虹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是扩大现实,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不读书的人才是逃避现实,因为他只生活在一种空间里。英国文豪约翰生说:“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倒过来说。A、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B、读书的目的也

7、在于加强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失意。C、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你失意时对人生的享受,或是你得意时对人生的忍受。D、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你失意时对人生的忍受,或是你得意时对人生的享受。10.唐诗中不乏谜语。请你读读下面的诗句,猜一猜,三首唐诗写的都是()①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唐·白居易)②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唐·李商隐)③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唐·李白)A.白云B.白雪C.朝霞D.梨花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从军行(

8、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A、全诗表现出一种激越雄壮的风格。歌颂了边关将士为国献身的精神。B、一、二两句是直接抒情,三、四句借含蓄丰富的环境描写来间接抒情。C、从三、四句中可以看出将士们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D、“黄沙百战穿山甲“七个字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