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

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

ID:16683812

大小:21.2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3

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_第1页
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_第2页
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_第3页
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_第4页
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07-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大总结《移动通信》《计算之芯与信息存储》《集成电路:历史与未来》《摄影、显示与人机交互》《移动互联应用软件》讲的是科技、产业,《培养要求》《大学怎么读》《东西方大学教育》讲的是人文、教育,但实际技术中少不了人文,人文中岂能少得了技术。前五节课使我对涵盖甚广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各个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不想把课程内容弄个概括作所谓总结,一来只是蜻蜓点水的浅陋知识何必班门弄斧,二来泛泛而谈就只能浅尝辄止。所以,我觉得需要找到前五节课的Archetype(母题),而创新想必是极为合适的。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可以说,

2、创新自工业革命早已成为科技的固有属性,当今没有哪一家公司,尤其科技公司会忽视创新,但科技产业依旧是风起云涌,血雨腥风不断,每时每刻都有新星崛起,巨头衰落。Nokia、Motorola不乏创新为何只能龟缩于他人屋檐之下,Wintel的创新能力与科研成本甚于苹果,为何难掩式微?不禁问:同是创新为何可以相差如此巨大?我自己将创新为两种,第一种是惯性创新,比如工艺的改进,技术的升级更新迭代。具体举例比如集成电路产业遵循摩尔定律、钟摆定律升级工艺与架构,相机像素、屏幕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带宽、移动数据吞吐量的几何式增长。更加具体来说比如手机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增加。第

3、二种则是革命性创新,经常体现在基础理论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领域,在商业公司也不乏此类创新,比如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标准的跳跃式升级,柯达从胶卷相机到智能相机,因特网与万维网的诞生,Arm

4、对于移动芯片的变革,苹果公司对于手机的重新定义等等,每一次技术的大变革都是行业的大洗牌。惯性创新的核心是改良,简单说市场所期望的下一款产品是怎么样,我就做到怎么样那便算是及格,倘若优于预期便是胜利。而革命性创新是从无到有,是一种颠覆,足以让消费者惊呼“居然可以这样!”。这两种创新的关系如同量变与质变,量的积累并不一定能实现质变,质变往往需要一个契机,甚至说,一个奇迹,一位先知般的TeamLeader。比如,乔布斯就是苹果的契机。我不相信神话或者奇迹,更不相信乔布斯是什么天才或者伟人,但我相信乔布斯绝不仅是一个企业家,更是一个科技狂热者、一个艺术家、一个哲人。乔布斯

5、的不平凡或许就在于乔布斯的对于产品哲学、产品美学的思考,而不是死板的工程师思想,看似“不务正业”的他忽略了技术的壁垒,从人的内心出发,做出的了充满人文情怀的产品。所以苹果产品追求科技美学,简约操作,软硬件一体的生态系统,即使产品设计有碍产品性能,简约操作但上手不易,生态系统完善但过于封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乔布斯对极致的追求。所以想要实现颠覆性的伟大创新,就决不能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自己专业的那一小点。伟大的科学家总是哲学家,哲学引导他们思维的方向;优秀的物理学家往往同时也是化学家、数学家;杰出的工程师更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能力。跨学科思维如此重要,然而高中时,loca

6、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高考考查方式与考查内容的单一使得我们不得不追求极端功利主义,“一切遵循考纲,一切为了高考”两个“一切”让我们无自由可言。然而到了大学,就不应该把目光局限于眼前的有用之用、考试之用

7、,不能忽视学分,但更不能深陷学分泥淖。记得学长向我们“传授”所谓“大学经验”时将课程分为“重要”、“可听”、“可水”、“可逃”等等级别,中国人钻空子的小聪明尽显于此。“水课”何水之有?逃课怎能成大学必备之技能?惭愧得是,对此类所谓“分级”,尽管在理性上鄙夷、批评,但在享乐主义的感性上却是接受。既然大学给了我们安排了多样的公选课程,教授人文的通识课程,为何要错过学习这些无用之用的机会,当《百家讲坛》听听又何妨?视野也不必局限于课堂,课堂之外有着无限精彩,网络上、实践中有丰富的资源。既然习得了多元的知识,便要能融会贯通。我很喜欢我所选修的《影视文化思与辩》,一位物理系

8、毕业的英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