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

【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

ID:16688414

大小:1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3

【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_第1页
【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_第2页
【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_第3页
【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_第4页
【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金山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试卷历史试题2013年8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A.加强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选贤任能C.实行了分封制D.强化了郡县制度13.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

2、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14.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转型”的表现是A.工业文明逐渐确立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15.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

3、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长安B.北京C.上海D.广州1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17.“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5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A.公车上书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1

4、8.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19.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

5、由的精神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20.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法语自身的魅力B.工业革命的影响C.启蒙运动的影响D.文艺复兴的影响21.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打破这种认识的是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D.电力的发明22.当苏联

6、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523.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二.

7、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38.(26分)“向海则兴,背海则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广泛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是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还是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伴随着航海和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使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和探险精神,渴求知识、乐于探究,追求天生自由,无拘无束。材料二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的祖先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

8、便”,对海洋的认识始终离不开“民以食为天”的祖训,锁定在“以海为田”的层次上。当航海活动走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时,给予取缔就成为必然了。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近代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选自王诗成《建设海洋强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