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ID:16693878

大小:31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4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更多中考试卷请到http://www.docin.com/zhongkao免费下载2009年眉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题号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复查人(一)(二)(三)得分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2页)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Ⅱ卷(3~12页)18个小题,共96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第Ⅰ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请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标号涂

2、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第Ⅱ卷请将各题答案书写在规定的位置。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语言知识(1~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祈(qí)祷亵渎(dú)恪(kè)尽职守忍俊不禁(jīn)B.疮(chuānɡ)疤尴尬(ɡà)相形见绌(chù)参差(cēncī)不齐C.琐屑(xuè)两栖(xī)随声附和(hé)吹毛求疵(cī)D.倔强(jiànɡ)镂(lòu)空金融海啸(xiào)文绉绉(zhō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瞬息擎天撼地锲而不舍

3、不可名状B.阴霾妇孺皆知一代天娇莫衷一事C.雏形更胜一筹消声匿迹眼花潦乱D.确凿四面楚歌义奋填膺三聚氰氨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着万顷绿地。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不该错过。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

4、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更多中考试卷请到http://www.docin.com/zhongkao免费下载A.滋养俗样子只要/就B.滋养错样子如果/就C.

5、滋润错模样只要/就D.滋润俗模样如果/就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B.《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

6、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二、古诗文阅读(6~11小题,共16分,其中6~8小题为选择题。)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7、。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

8、】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②〖畜〗同“蓄”。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