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

ID:16715193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4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_第1页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_第2页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_第3页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_第4页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兼论“科索沃独立事件”对美国全球霸权的终结意义  在一切实际事务中——而战争是极其实际的——中国人远胜过一切东方人,因此毫无疑问,英国人定会发现中国人在军事上是自己的高才生。(恩格斯)      战略文化属于软实力范畴。在这方面,东西方各有各的特点,不同的特点使东西方大国产生不同特色的国家战略能力,并引导这些国家出现不同的国运变迁。笔者可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这个主题。  一、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  软实力的说法可以追述到孟子说的“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仁,就是软实力;力,就是硬实力。仁须假于力,这才叫大国。光仁没有力,这不行;光力没有仁,也不行。大宋时,

2、很仁义,也民主,知识分子地位高,就是这时军人地位不行。辛弃疾是一个很能打仗的人,最后弄成词人。明时编《永乐大典》、清时编《康熙字典》,工程都浩大无比,但都没有由此赢得国家尊严。  那文化是不是不起作用呢?并不是。中华文化在中国战略运用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中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曾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帝国。中世纪的中国可以说相当于今天的美国。当年马可波罗到中国来,感觉遍地都是黄金,就跟今天我们一些人到美国感觉一样。清朝的时候,西方人还在学我们中华文化呢。大家读一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他对中国很敬仰,他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看作哲学的故乡;认为中国是有国运的

3、,印度不行;认为中国将来是必然要起来的。  其实,真正把黑格尔思想保持和运用好的并不是西方人而是东方人。黑格尔是个大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并不象我们理解得那样大,在西方更多的只是摆设品,没有坐上哲学头把交椅。西方用得多的还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较机械,其思维呈“微积”式变化,其认识方式将一切无限变化的事物先固化为不变,将一个整体的事物越分越细,通过无限分割出来的不变片断微积达到对事物变化的认识。形而上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将事物变化固化并形成规则,并将其转化为机械性运动和可控的程序化管理,电脑的出现就是形而上学在这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极品贡献。但是,对于事物的

4、非程序和非机械性运动,形而上学则一筹莫展。电脑只能被用来制作“命令”程序,离开人的思维,尤其辩证思维,它就不能用来制作“命令”本身,其版本也不能自觉升级。电脑不管它如何先进,离开了人的“命令”即思维和人为升级,那也是死物一件。制作“命令”则需要辩证法。东方是辩证法的故乡,这活只有交与东方人完成,这也可能是印度软件业发达的原因之一。  西方是形而上学的故乡,西方人更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大师,他们用“微积分”式的思维将形而上学发挥到极致。但在东方人擅长的辩证法上,西方人往往显得笨拙。形而上学解决问题,更多是依靠增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大家看,小布什的战略重视形式,轻变化,形而上学,一根筋

5、打到底。为什么,他思维没有辩证法,不能自觉升级。他打伊拉克,用成吨黄金去砸那些数不清的目标。除了食洋不化者,东方人是不会这样的。东方人知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以我为主,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万物皆备于我”。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比较而言,东方尚简,西方尚繁,简单需用智慧,繁琐则要要力气。东方的菜肴很丰富,而用餐工具主要就一双筷子。西方的菜肴简单,吃饭时要用一堆刀叉。东方的乐器多数构造简单,西方的乐器多复杂得象台机器。东方的绘画多是讲究“轻描淡写”,西方的绘画则多是“锦上添花”。论改革,东方邓小平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重变化,极富弹性;西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从大手术

6、入手,直切苏联政治“心脏”,将本来只是一个“病人”的苏联,硬放在“手术台”上被肢解成了“死人”。论军事,西方的克劳塞维茨的“主力决战”的军事理论,是通过大面积毁灭和杀戳实现战争目标,这与见癌细胞要“化疗”的西医式思维一样。东方兵法则讲究正奇相兼、虚实转换,讲究釜底抽薪和活血化淤。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活农村之“血”化了城市之“淤”;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从平津和淮海下“药”,和平地解决了北平问题。同样的道理,当今世界表现在北方的“炎症”,也要从南方下药。一句话,今后治疗西方全球化之病要用东方药方。  美国人现在医疗成本也非常高,而我们还在

7、步其后尘,这一定不是正确的方向。无疑,西医在许多病理上,尤其是在器质性病理上有其特殊的积极作用。但在综合复杂的模糊领域,它就显得笨拙和不着要义,这使其治疗成本高居不下。我曾到医院去看病,一个感冒花了700多块钱;而中医给我看,只花了5块钱,号脉不用钱。西医的费用多用在判断即检查上,要用一堆机器,中医只号号脉就解决问题。俾斯麦曾回忆说,1859年7月,他在彼得堡时腿部有一根静脉受伤,剧烈的疼痛使他求助外科医生,这医生建议将俾斯麦从膝以下的腿锯掉。俾斯麦拒绝了这位医生的建议,后来洗了洗温泉澡,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