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

【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

ID:16772779

大小:66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24

【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_第1页
【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_第2页
【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_第3页
【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_第4页
【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系列】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岳川:北大精神与中国文化气象——访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钟永新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接受访谈。赵萌摄【人物简介】王岳川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书法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在学术上主张“发现东方,文化输出,会通中西,守正创新”;提出“国学根基,西学方法,当代问题,未来视野”方法论

2、,关注中国文化身份研究,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坚持书法是中国文化输出第一步。长期临习汉晋唐诸帖,尤好二王和颜书,对草书最用力,力求得古人用笔之意并加以当代创新。书法理论上提倡“文化书法”,坚持“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致力于汉字书法文化的世界化,并逐步达到汉字文化的世界化。【阅读提示】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

3、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19◆要有“义理之学、辞章之学、考据之学”的治学态度,“义理”就是要懂得哲学、逻辑和思想史的演变;“辞章”就是表达要有文采;“考据”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准确把握。◆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就是季羡林这样的精神——学贯中西、谦虚谨慎、奖掖后进、止于至善。我认为季羡林这代学者,给我

4、们的启示就是一定要保持个人的学术独立和思想的前沿性,要有与众不同的精神表达方式。◆每个人在国内是什么样子主要关乎自己的形象,但一旦出国就关乎中国形象,故应成为中国文化的形象大使和捍卫者。◆中国文化的底线不能丢,个人对文化的终极关怀不能丢,中国文化的DNA不能丢,这个根和本就是正路,这就是守正创新的本真所在!◆我在北京大学提出了北大书法的“十六字教学纲领”:“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会通中西才能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钟永新:王教授,您好!您在《我的读书生涯》文中简要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能否请您首先谈谈您在治学路上印象最深的一些重要阶段?王岳川:每个人的治

5、学道路都不一样,我的治学道路可能不具有普遍性,但对我个人而言具有某种个体的意义。我的治学历程简而言之就是努力做到“会通中西”,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中学时代。我的国学底子基本上是在中学打下的,包括以下几方面:1)中学时我已经阅读和背诵了《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

6、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19》等很多经典;2)我五岁开始学写书法,但是从中学开始才真正具有书法意义而不是仅仅写字;3)我从初二开始演奏国乐二胡并学习小提琴;4)我的国画是跟重庆著名画家苏宝桢的学生徐华明老师学的;5)我学习《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芭蕾舞剧,而在高二创作小舞剧《野营途中》总谱。有人会疑问,那时候正处于“

7、文革”,你怎么能搞这些文艺爱好,其实当时读经典只能是“地下读书”。今天的青少年,用手机、电脑可以下载无穷多的书却没有时间读了,天天看些三流电影,说些八卦新闻。而我们那时知识非常匮乏,虽然视野不宽,但只要静心,就可集中精力去精研一本书。有人认为中学不重要,选个好大学更重要,我则认为高中阶段对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尤其关键,它正好是孔子所说:“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十五”。古代人少年就已知道并计划要为国家民族家族和个人做些事情,今天一个胸无大志,匆促上阵者,高考后随便填个志愿,当然成为大才者少之又少。中级阶段是在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