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6774053

大小:34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炽热/敕造数轴/妯娌乘机/盛满损害/雨后春笋B、框架/眼眶惭怍/福祚荫蔽/印象枯竭/诘屈聱牙C、觐见/靓妆诧异/侘傺翩跹/光纤孜然/锱铢必较D、包扎/匝道豢养/浣纱稼穑/青涩戏谑/空穴来风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扫描雨霖铃大杂烩不尽人情顶礼膜拜B、盯梢峨嵋山流水账挑肥拣瘦劳燕分飞C、翔实撒手锏天然气少安毋躁囤积居奇D、寥廓练习簿百叶窗协从不问额手称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10年中国GDP毫无悬念地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值得关注的是,从政府到民间,面对

2、这样的成绩却似乎“无动于衷”,普遍认为“意义不大”。B、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地域中出现城市的形态,由于拥有工商业的就业机会或良好的社会服务和生活环境,大量非农人口逐渐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聚集,从而引发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形式与布局肌理等方面出现城市形态特征。C、这本研究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无可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D、当地时间2月15日,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艾奥瓦州亲切会见了他27年前到美国专题考察学习时结识的部分老朋友。其间,习主席谈笑自若,满怀深情地回顾了27年前那段难忘的时光。4、下列句

3、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B、无数优秀人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因此每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是让心灵得以净化和灵魂得以升华的时刻。C、做任何事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D、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对网民关注的“民生五价”乱象做出积极回应:今年将重点加大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

4、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②13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

5、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

6、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

7、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5、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