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

ID:1677453

大小: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中国经济论文题目: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内容摘要:“贫困化增长”这一理论命题自巴格瓦蒂提出后,已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本文以此为基础从其前提条件、贸易条件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论证我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扩张可能导致的“贫困化增长”现象,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扶植战略性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引进优质FDI等三方面,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规避贫困化增长。  关键词: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贸易战略  国际贸易理论自创

2、建以来,主流经济理论均将贸易视为经济增长与出口扩张的发动机和国家福利改进的加速器。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纷纷依据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本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希望依靠本国比较优势占领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从而提高本国经济福利。1958年,巴格瓦蒂在扬弃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他认为,一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有可能使出口增长的收益与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相抵消,甚至后继损失超过初始的出口收益,从而导致该国经济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其理论被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明。因此,如何走出贫困化增长的“陷阱”,成为

3、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外贸高速增长的我国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问题。本文将在巴格瓦蒂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引入要素假定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贫困化增长形成的机理和途径,并寻找如何避免贫困化增长的理论路径。  贫困化增长的内涵及其模型分析  “贫困化增长”是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一国际贸易现实而提出的。此后,其他发展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但直至今天,其基本涵义依然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外贸增长”;其衡量标准依然是“贸易条件是否不断恶化”。1991年,彼特·林德在《国际经济学》中归纳了

4、“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条件: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偏向于出口;国家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国外对本国出口的商品必须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小的。我国学者王如忠补充了第四个必要条件,即该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因为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才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  从战后国际贸易实践来看,一个国家,特别是后进国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往往不仅仅是为获取静态的贸易利益,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决策,试图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实现贸易—经济—赶超。而在这一长期动态过程中,最初不论是贸易条件还是静态贸易利益都极有可能不断恶化,但只要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有很强的动态

5、效应,就能最终实质性、根本性地提高该国经济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那么,无论是贸易条件还是贸易利益都将逐步改善,并会步入贸易—经济—赶超的良性循环。因此本文认为,外贸贫困化增长的涵义应作如下深化:在贸易—经济—贸易的动态过程中,若贸易带动经济的机制不健全、动态效益微弱,产业、经济国际竞争力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根本性提高,不仅贸易长期快速增长难以为继,而且贸易条件将进一步恶化,贸易、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的增长。这样的增长则为贫困化的增长。贫困化增长判定的最重要依据是贸易条件恶化。可以用图1来解释。  贸易大国出口量的变化可以改变产品的世界价格。现假设该大国发生了偏向于出口部

6、门的经济增长,如图1所示,生产可能性边界从T0T0移到T1T1,产品供给增加,使价格贸易条件从Pw0降到Pw1,社会福利水平从U0降为U1,这是一种典型的“贫困化增长”即贸易的扩大反而导致了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  经济学家维纳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即使在价格贸易条件趋于改善的情况下,“贫困化增长”仍有可能发生。他们在价格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补充了收入贸易条件(ITT=(Px/Pm)XQX,Qx为出口量)和要素贸易条件(FTT=(Px/Pm)XZx/Zm),Zx、Zm是出口与进口部门要素生产率,并认为要素贸易条件的恶化对“贫困化增长”起决定作用,如果在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同

7、时出口与进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Zx/Zm)下降或其上升的比率低于Px/Pm下降的比率,就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化增长。咖啡生产和出口大国巴西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如图2所示。  增长前,巴西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AB,TT是国际价格线,表示制成品和咖啡的交换比例。巴西在b点生产,出口ab数量的咖啡,进口ca数量的制成品,在c点消费。现在假定巴西的生产要素大量增加,特别是生产咖啡的生产要素大量增加,使得巴西生产咖啡的能力迅速的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AB向外扩张到A’B’。这种情况下,咖啡的出口大量增加,国际市场上咖啡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以T’T’表示相对价格的降低。

8、假设巴西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