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

【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

ID:16779251

大小:50.6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_第1页
【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_第2页
【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_第3页
【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_第4页
【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广东省东莞中学2015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东莞中学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语文2015.4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2、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荸荠/烘焙龃龉/龋齿痤疮/挫折惆怅/未雨绸缪B.拈花/粘贴妊娠/时辰复辟/辟邪薄荷/如履薄冰C.蓓蕾/擂台哄抢/哄骗横幅/横财狙击/含英咀华D.翘

3、楚/翘首皈依/大阪弹劾/弹丸舐犊/买椟还珠1.CA.bí/bèi;ǔ/qǔ;cuó/cuò;chóu。B.niān/zhān;shēn/chén;bì;bò/bó。C.lěi/lèi;hōng/hǒng;héng/hèng;jū/jǔ。D.qiáo;guī/bǎn;tán/dàn;dú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沙漠污染问题屡见不鲜。由于发达地区环保监管日趋严格,一些企业瞄准地广人稀、监管疏松的沙漠腹地,通过“转移污染”换取利益。在这一事件令人震惊之余,人们还要追问,在全国环境违法惩处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

4、荣华公司为何敢如此放肆顶风违法?又如何能长达数月违法排污而置之度外?15A.屡见不鲜B.疏松C.震惊D.置之度外2.D(“置之度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此处应为“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A.“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B.“疏松”,形容词,(土壤等)松散,不紧密。C.“震惊”,使大吃一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独狼”式恐怖分子在网上听取极端宗教势力的布道,他们游离于恐怖组织的指挥链之外,完全凭借着个人喜好试图制造恐怖袭击事件。B.在就业选择上,王夏莹表示兴趣不

5、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关键是要看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C.陆虞侯不愧是受大宋教育多年、政治上成熟、道德上很经得起考验,他几乎没有一秒钟的犹豫,就接受了这桩光荣的任务。D.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人们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杂物和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3.A(B项“关键是……最重要的”杂糅;C项宾语残缺,应该是“陆虞侯不愧……道德上很经得起考验的人。”D项“鱼的内脏等杂物和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搭配不当。)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刘邦需要一套兼容道、法、儒

6、各家之长的治国理论,黄老之学适逢其会。。①这种“无为而治”,反映了人民厌恶暴政,渴望宁静安定的愿望。②而他的主要助手、丞相萧何,依然保持先前县衙小吏的作风,不受传统礼制的束缚,制订法律、政策也都从实际出发。③黄老之学原本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是以道家为主兼有法、儒的复合思想。④并且刘邦起于社会底层,制订政策注重符合实际情况。⑤刘邦之所以欣赏陆贾这种“无为”主张,原因就在于此。⑥这个学派主张,道生法,守道就是遵法,法和礼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A.④②⑤③⑥①B.③⑥①⑤④②C.④⑤②⑥①③D.③⑥①④⑤②4.B。(“黄老之

7、学适逢其会。”后面是句号,所以应该接③⑥,不能接④中的“并且”。⑤中的“这种‘无为’主张,正好接①中的这种“无为而治”)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士安少好学,事继母祝氏以孝闻。祝氏曰:“学必求良15师友。”乃与如宋,又如郑,得杨璞、韩丕、刘锡为友,因为郑人。乾德四年,举进士。雍熙二年,诸王出阁,慎择僚属。士安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太宗召谓曰:“诸子生长宫庭,未闲外事,年渐成人,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赐袭衣、银带、鞍勒马

8、。端拱中,诏王府僚属各献所著文,太宗阅视累日,问近臣曰:“其才已见矣,其行孰优?”或以士安对。上曰:“正协朕意。”俄□本官知制诰。淳化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大臣以张洎荐,太宗曰:“洎视毕士安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尔。”时近臣有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