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

ID:16780410

大小:49.7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4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_第1页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_第2页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_第3页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_第4页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桓台县中医院王东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道下的护理工作。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所以医和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士。比如医生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断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炙、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病人上门求诊,也往往这样。当然,病者的家属,有时遵照医嘱,在就医后也常如法迸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护士的角色。临床常用穴位:合谷:【标准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

2、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皮肤由桡神经支的指背侧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桡神经浅支及其分支和背静脉网桡侧部。针经上述结构以后,再入第1骨间背侧肌,在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内侧达拇收肌。以上二肌由尺神经支配。  【特异性】大肠之原穴。  【功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主治病症】为头颈部外科手术针刺麻醉的主要穴位。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头痛,咽炎,扁桃体炎;     2.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牙痛,耳聋,耳鸣;     3.精神神经系统

3、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癔病,癫痫,精神病,中风偏瘫,小儿惊厥;     4.运动系统疾病: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痛;     5.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闭经,催产;     6.其它:呃逆。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  2.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          3.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本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孕妇禁针。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

4、0~20分钟。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这里顺便提及一下该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

5、l,whennightcame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补充内容〗合谷穴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合谷穴对于治疗头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在我国古代拔牙时都在此穴针灸以为麻醉之用。当牙痛、头疼时,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缓和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

6、,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则剧烈的疼痛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由于合谷穴与整个头部组织有关,若继续摩擦可使颜面变得光滑、细嫩,并且有预防面皱的功效。而且合谷穴的摩擦对于治疗颜面麻痹、眼疾、鼻炎、扁桃腺炎和所有头部之疼痛将能发挥莫大的效果,只要一日做二三回,便能使一个人生气蓬勃。  患有慢性头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时,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会将头疼的症状治疗。  按摩合谷穴治疗神经性头痛  中老年患神经性头痛是常见病。患病后一日发作数次,同时出现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办事精神不集中等症状,痛苦难忍。若采用按摩疗法,可获良好效果。 

7、 禁忌:患者在治疗期间,严禁饮酒和吸烟。同时,可多吃海产品和豆制品。如:鱼、虾、蛋、海带;海藻、豆腐、豆腐脑等食品。还可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持在每晚临睡前用热水烫双足20分钟,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早日恢复健康。内关:【标准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取法】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在桡侧腕屈肌和

8、掌长肌之间入指浅屈肌,在正中神经的尺进入指深屈肌,经前臂屈肌后间隙入旋前方肌,直抵前臂内间膜。以上诸肌除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外,其它肌肉均正中神经的肌支支配。【特异性】手厥阴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阴维脉。【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