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D:16784255

大小:6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河北省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邢台一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试卷说明: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分Ⅰ、Ⅱ两卷。卷Ⅰ分甲、乙两部分,甲为必考题,乙为选考题,请认真阅读试题后作答。第Ⅰ卷阅读题(68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

2、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

3、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达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

4、“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

5、“性情”。(选自2012.3.29《人民日报》,有删改)【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11D.台湾地区“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语音变

6、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入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

7、(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剑侠王士祯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使赍金数千赴京师。途宿古庙中,扃钥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怪之。归以告中丞,中丞大怒,亟责偿官。吏告曰:“偿固不敢辞,但事甚疑怪,请予假一月,往踪迹之。愿以妻子为质。”中丞许之。比至失金处,询访久之,无所见。将归矣,忽于市中遇瞽叟,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漫问之。叟忽曰:“君失金多少?”曰:“若干。”叟曰:“我稍知踪迹,可觅露车乘我。君第

8、随往,冀可得也。”如其言。初行一日,有人烟村落。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几百里,无复村庄,至三日,亭午抵一大市镇。叟曰:“至矣。君但入,当自得消息。”不得已,第从其言,比入市,则肩摩毂击【注】,万瓦鳞次。忽一人来讯曰:“君非此间人,奚至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