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16790236

大小:17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包装与炒作陈子茹包装与炒作,是眼下用得最广、最滥的两个词。一个产品问世,厂家要包装、炒作;一本书、一部剧、一套光盘发行,出版商也要包装、炒作;更有甚者,歌星、演员、作家、画家、学者的登场和走红,也离不开经纪人和媒体的包装、炒作。包装的本意,不过是指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容器,即箱、袋、瓶、盒等包装物,也包含包扎产品的操作活动,如装盒打包等。然而,步入市场经济后,这一词汇的内涵却延伸和扩大了,起码包含了装饰打扮与美化的含义。仅就产品包装而言,原本普通包装的低价产品,一旦涂脂

2、抹粉,加了豪华的外壳,就会使包装超过内容。那包装的费用绝不会由厂家和销售者买单,而是要算在消费者头上。有些豪华包装的药品,一换包装就几倍几十倍地提价。服装产品更邪乎,花里胡哨的外壳,本不值钱的东西一经打扮就成百上千地要价……近来又出新花样,一些服装商把本来自产的服装,拿到国外注册商标,这些服装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或西欧的产品,成为国际名牌,那价格上涨的幅度能令人吓出冷汗来。这种变戏法变出来的赚钱之道,可谓魔术布帘一盖再撩开,就是大沓大沓的钞票。炒作也是花样繁多,主要方式是凭借传媒搞立体轰炸,违规夸大产品作用的宣传者有之,请明星代言者

3、有之,花钱雇托编瞎话作伪证者有之,卖萝卜搭小白菜用蝇头小利骗买主者有之,登门推销者有之,利用手机乱发垃圾短信者亦有之。如此等等,都是经过商家、经纪人和媒体精心策划的。这样的立体轰炸,到头来挨骗的和被骗苦了的自然是老百姓。名人的包装和炒作,是产品包装和炒作的派生品,却比产品包装和炒作的花样更为繁多。诸如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画作者,为提高身价,极力向名家靠拢,花高价请名家品评其书画作品,并买通拍卖者,拍卖其作品,花钱买拍客在拍卖中为其举牌抬价。某些出版商为推销书稿,更是先把该书的作者进行包装,戴上“大师”等极具光环的头衔,甚至修改简历

4、和年龄,将其与真正的名家大师拉上关系,试图等同身份,在公开场合粉墨登场。有一出版商更为出格,为推销一位年轻作者的“畅销书”,竟将其打扮成奶油小生,让其在某体育场出现,并花钱雇来美女明星向其求爱。先有名人身份,而后才有作品、艺术品出炉。当然,这些作品、艺术品只能是一时的热闹。正如赵本山、宋丹丹和牛群的小品中,牛群说的那样:“大爷,这个鸡在你们手里,一个子儿不值,到我手里就不一样了,我炒作呀。一炒作就不一样了。”包装和炒作的始作俑者,是商家,是经纪人,是媒体。其实,包装与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本无

5、可厚非,问题就出在包装和炒作的程度上,适当的包装和炒作,是会对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起到良好作用的,可是这也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坑里。把握包装与炒作的正常限度,对人对己都有益,这是需要当事者重视诚信之心的。1.下列对于“包装与炒作”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包装”“炒作”二词常出现于产品营销、文化娱乐等领域。8B.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前,“包装”主要倾向于实用性。C.商家、经纪人、媒体进行包装与炒作,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价值。D.对于包装和炒作,我们要持有辩证分析的态度,不能简单地评论其好坏

6、利害。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包装与炒作”的是(  )A.给本来普通包装的低价产品加上豪华的外壳。B.一些服装商将本土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C.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画作者,为提高身价,极力向名家靠拢。D.让某书的作者先拥有一定的称号或身份,然后推出其作品。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

7、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①葬于楚山之尾,栾②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③。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

8、甚善。敬弛期,更择日。”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战国策·魏策二》)【注】 ①季历:周文王之父。②栾: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