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以人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ID:16795997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4

以人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_第1页
以人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_第2页
以人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_第3页
以人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后,大力提倡要在历史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评价学生等等。现实中,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深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以灌注知识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教学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要手段,以分数为惟一标准进行历史学习评价,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极易形成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几乎谈不上以史为鉴、读史明智,更谈不上用历史知识来指导我们学生的生活,历史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课程

2、改革依旧任重而道远,这与教育“关注生命发展”、“以人为本”的本质追求相差甚远。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成为真正的“人”。我们历史教师理应在教育教学中,认真地“照照镜子”、“洗洗澡”,照出现实中我们历史教学的不足,成为当前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真正崛起,这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一、深刻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单纯的心灵迫切需要人性的光辉去普照,历史学科作为典型的人文学科,对于塑造人

3、、改变人,尤其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李大钊说: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引导我们在历史中发现了我们的世界,发现了我们的自己。”所以,作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逐步地实现历史教育的功能:启迪人们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等等。而且这还不够,历史教育还必须是一种终极意义的教育,是关于民族素质整体提升的教育,它的最高的目标,是使历史继承和创造的主体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下,真正认识到自身使命和价值。摈除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的

4、教育目标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在方兴未艾的课程改革大潮之中,我们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否则我们、我们的学生必将为时代所淘汰。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当今的历史教学往往使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激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感到“学习无用”,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历史教育怎样实施“以人为本”?历史教育必须充分利用我们大量的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科学史等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方位的、各个角度的对人类的文明与野蛮进行鲜明的

5、对比,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历史,明白人类奋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及自己的同类生活得更好。历史教育要使学生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关注当今人类共同的命运,分析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中国融入世界的时代大潮中,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更好地胜任时代的使命,迎接中国同国际接轨的挑战,并用世界的眼光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和人类共同的问题。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

6、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二、历史教师真正投身课改,切实改进教学行为。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历史教学,应该是通过教授历史,发挥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教化功能,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终身发展的目的,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改变的不

7、仅仅是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必须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行为。现在,国家已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管理也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意味着教师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如在教授“辛亥革命”一课时,我就有机地结合了我们的安徽历史、乡土教材,介绍了我们“安徽三英烈”的故事,吴越街、锡麟街的由来。中国第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就在我们的家乡西门谢家墩下水。安徽简称“皖”,就是因为我们安庆有皖山皖水,我们家就在古皖口、皖河边,多么自豪。学习抗日战争时,我请学生介绍了我们山口的“杀

8、尽汉奸”石刻。中日钓鱼岛冲突发生后,我充分开发抗日战争这一章节的教材,设计了“勿忘国耻,理性爱国”的主题班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