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

【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

ID:16797628

大小:1.0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4

【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_第1页
【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_第2页
【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_第3页
【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_第4页
【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答案】D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充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ZXWA.原子半径:XZ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答案】C【解析】

2、试题分析:设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y,则y+y+10=3×(y+1),解得y=7,则Y为N元素、X为Si元素、Z为O元素、W为Cl元素。A、原子半径:Z

3、H发生中和反应11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答案】B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AlCl3B.Na2OC.FeCl2D.Si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AlCl3可由Al与Cl2反应制得,AlCl3与Ba(HCO3)2反应生成CO2和Al(OH)3沉淀,正确;B、Na2O与Ba(HCO3)2反应没有气体生成,错误;C、FeCl2不能由两种单

4、质直接反应生成,错误;D、SiO2不与Ba(HCO3)2反应,错误。考点:元素及化合物1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

5、题分析:A、Cl‾与I‾浓度不相等,不能比较Ksp,错误;B、该溶液可能含有Fe2+或Fe3+,错误;C、上层呈橙红色,说明Cl2与NaBr反应生成了Br2和NaCl,则Br‾的还原性强于11Cl‾,正确;D、不是升华,试管底部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试管口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错误。考点:化学实验、元素及化合物1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

6、2:SiO32—+SO2+H2O=H2SiO3↓+S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H)4]—+4NH4+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答案】D13.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B

7、.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c(Na+)=c(A—)+c(HA)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a点Na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为8.7,呈碱性,说明HA为弱酸,NaA发生水解反应,c(Na+)>c(A-)>c(HA)>c(H+),错误;B、a点NaA发生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c(A-),pH=7,则c(H+)=c(OH‾)

8、,则c(Na+)=c(A-),错误;D、b点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所以c(A-)>c(HA),正确。考点:电解质溶液29.(15分)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11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