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ID:16798704

大小:4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4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_第1页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_第2页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_第3页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测试试题第1卷(必做,共I00分)11.图5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c)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C.实业救国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12.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B)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

2、战事频繁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13.表1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D)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14.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

3、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D)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4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B)A.联合国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第Ⅱ卷(必做1lO分+选做30分,共140分)【必做部分】27(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

4、至四书。.话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三宇经》(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7(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自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5、》(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班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材料三表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3)据材料结何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6、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米,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积极影响:促进丁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4)①科学知识重要:科技是笫一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4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②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

7、,共同促进社会发展。33.(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扣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I)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为了“打破鸡蛋”,明清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

8、施?(4分)(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势力强大。(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34(10分)【历史一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