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

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

ID:16805910

大小:23.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4

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_第1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_第2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_第3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念:基因: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及表达这些信息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由核酸的一些特定碱基序列构成的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结构基因: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能参与代谢活动或维持组织结构。调节基因: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基因组C值矛盾:C值是一种生=物基因组恒定的DNA含量,反映基因组大小,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并非都与其进化程度呈正相关的现象为C值矛盾。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基因组存在DNA多态性,

2、且约10%多态性位点导致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形成或消失,因而所含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数目和分布不同,其限制性片段的种类和长度也不同。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产生的DNA多态性。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差异(断裂基因)真核细胞基因组特点:如非编码序列占绝大部分、重复序列、基因家族:染色体DNA是线性分子,含复制起点、着丝粒DNA、端粒等功能元件;细胞核DNA形成染色体结构,染色体数目一定,体细胞一般是二倍体;基因组序列中仅有不到10%是编码序列;基因在基因组中散在分布;

3、基因组序列中包含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等大量重复序列;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大都属于单一序列;存在各种基因家族;含大量转座元件。原核细胞基因组特点:如编码序列占绝大部分、类核、质粒:基因组DNA通常为单一闭环双链分子,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基因组序列的50%是编码序列;非编码序列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所含基因的数目比病毒多,并且多形成操纵子结合。病毒基因组特点:如重叠基因:所含核酸的种类与结构、分子数不同;基因组较小,为单倍体并且所含基因为单拷贝;基因组序列基本上都是编码序列;基因的连续性不同;相关基因串

4、联成一个转录单位。第五章概念:基因表达:是由基因指导合成功能产物RNA和蛋白质的过程,体现了DNA与蛋白质、基因型与表型、遗传与代谢的关系。管家基因:编码细胞基本组分的基因和细胞基本代谢相关基因。顺式作用元件:是基因序列的一部分,是RNA聚合酶或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原核生物的操纵基因和激活蛋白结合位点、真核生物的增强子和沉默子等。反式作用因子:反式作用元件即调节基因,通过编码产物调控基因表达,其编码产物为反式作用因子。正调节:指调节蛋白与调控序列结合促进基因表达。负调节:指调节

5、蛋白与调控序列结合阻遏基因表达。增强子:是真核生物促进转录的一类调控序列,与启动子可以相邻、重叠或包含,通过结合调节蛋白、改变染色质构象而促进一种或一组基因的转录。印迹基因:来自父母的本源基因,一方表达一方不表达。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①既有正调节,又有负调节②调节蛋白都是DNA结合蛋白③存在衰减调控机制④存在应急应答调控机制操纵子的基本结构:一个启动子、一个操纵基因及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等组成。乳糖操纵子的两种调控模式:P118locatedintheTomb,DongShen

6、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①阻遏调控:负性调控②激活调控:正性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两种调控模式:P119①阻遏调控:粗调②衰减调控:细调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①既有瞬时调控,

7、又有发育调控②调控环节更多③染色质结构变化影响转录效率④转录调控以正调控为主⑤调控序列多并且可以远离转录区⑥调节蛋白种类繁多,调节机制复杂组蛋白乙酰化是活性染色质的标志:DNA甲基化程度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甲基化程度高的基因转录效率低,甲基化程度低的基因转录效率高。增强子的特点:①增强效应十分明显②增强效应与增强子所处的位置和取向无关③没有基因特异性④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⑤多含重复对称序列⑥增强子的作用具有协同性⑦许多增强子的作用受环境信号影响。真核生物转录后调控方式:①加帽和加尾②转运第六章概念:

8、细胞通讯:细胞之间通过内环境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信号转导:将一种信号转换成另一种信号,最终产生细胞应答,包括代谢物水平和代谢速度的改变,导致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死亡速度的改变的过程。信号转导通路:信号传递过程发生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第一信使: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一些小分子物质浓度的改变,这些小分子物质是下游效应蛋白的变构剂,通过对效应蛋白进行变构调节来转导信号。其小分子物质为第二信使。受体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