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企业“卸磨杀驴”现象

再论企业“卸磨杀驴”现象

ID:16813211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再论企业“卸磨杀驴”现象_第1页
再论企业“卸磨杀驴”现象_第2页
再论企业“卸磨杀驴”现象_第3页
资源描述:

《再论企业“卸磨杀驴”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再论企业“卸磨杀驴”现象——兼论企业老员工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中出现了与一批企业共同成长、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中国的文化是“情”字当头,人情味儿十足,对于老员工一般会采用比较宽松的政策——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老员工;新员工与老员工发生冲突的时候,纵容老员工;甚至在老员工不称职的情况下,也不淘汰老员工。究其原因,老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企业忠诚度也比较高,无形中形成了企业的一面旗帜。企业管理者普遍害怕担上“卸磨杀驴”这顶大帽子,成为自己道德上的一个污点,同时在其他员工心目中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那么这种情况在企业管理中又是如何的呢?卸磨杀驴的表象及合理性“把我的精

2、力、才能都榨干了,然后一脚把我踢开!”“现在嫌我这不好那不好,当初一起创业的时候怎么不嫌?”老板听到这种抱怨时,究竟应何去何从?现在我们再来看企业管理中最典型的“卸磨杀驴”现象:老员工(或有功之臣)的被弃用。我们且把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先抛开,而以一种更理智或更市场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一般而言,老员工(或有功之臣)往往占据着企业的关键岗位,这些岗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老员工知识面、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都已经老化,已经不能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老员工普遍有一套成熟运作的工作方法,但是随着管理和技术的发展,这些经验往往会被新生的技术或者更先进的管理所取代,老员工往往对

3、新事物持排斥态度,这就造成了企业中关键的环节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进取心,从而从整体上去影响企业文化缺乏创造力。这时候老员工最大的资本就剩下历史功绩、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与管理者深厚的个人情感了。从激励企业其他员工来看,淘汰老员工做有利于企业的其他员工始终保持着一种比较好的竞争心态,有利于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也有利于企业形成一种比较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更有利于吸收外部新鲜血液的精华,因为空出的往往是重要岗位或关键岗位。卸磨杀驴的深层次原因  一个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企业成长阶段,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快速增加,人员迅速膨胀,企业的经营思想、理念

4、和企业文化开始形成,与创业初期的企业状况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大多数员工,包括一起创业的元老们,在某一岗位的价值是有生命周期的,走到生命周期的尽头必然面临着要么换岗要么换人的选择。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

5、ceptingonlythelender  不论是企业对员工价值生命周期不了解,还是员工自己认识不到,都会使企业出现管理上的问题。就企业而言,有的会被称为“黄埔军校”。这种企业对员工一开始的投入过大,员工价值得到快速成长,但对员工价值重视不够,导致员工大量流失。还有的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不足,太着急要求产出,员工也没有轮岗等对其职务发展的设计,因此过了几年员工没有了新鲜感,感到油水被榨干就走了,导致企业离职率颇高,增加了企业成本。  因此,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应该正视价值生命周期走到尽头这个事实。从老板方来讲,对于员工、特别是与自己一同创业的员工曾经有过的功劳,联想柳传志的做法

6、就是一条明路,即让创业元老在利益上与公司的发展成正比,使他关心公司的发展大于关心自己在公司的权力职位,再劝其尊重自己在该公司价值的生命周期,让他心态平和地接受公司的安排。企业在尊重商业原则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利益共享等方式来解决人性原则的问题。而员工也要明白这个道理,尽量通过轮职、学习等方式增加自己的价值水平、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如何更人性化的处理老员工那么对老员工,能否一开了之。绝对不能,他们仍然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忠诚度、不计得失乐于为公司付出的精神,对企业文化的熟悉都是新员工所不具备的。企业显然非常需要这样的员工。科学人性化的处理老员工有利于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新员工虽

7、然有其先天的优势,但由于在企业内的工作时间远不如这些“老”员工,特别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没有老员工那么深,很容易由于企业的薪酬福利、职业规划等没有到位时,可能就会缺乏忠诚感而离开,更不用说企业面临危机时他们是走得最快的一批人,也不能排除他们是把企业当作一个跳板,随时向薪酬福利更高、雇主品牌美誉度更高的企业流动。 对于老员工首先要制定激励制度,并取得尽可能高的共识度,以鼓励老员工的忠诚度,确保公司平稳健康发展。在建立完善的岗位任职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员工业绩、工龄、态度等因素的综合激励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