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庸小说能否选入语文课本”的辩论素材4

关于“金庸小说能否选入语文课本”的辩论素材4

ID:16819425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关于“金庸小说能否选入语文课本”的辩论素材4_第1页
关于“金庸小说能否选入语文课本”的辩论素材4_第2页
关于“金庸小说能否选入语文课本”的辩论素材4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金庸小说能否选入语文课本”的辩论素材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年以前,在报刊上就看到过有人对中国现代史上的作家排座次,说金庸取代茅盾排在第四位,要将茅盾排在何处不得而知。不久前在《外来导报》上看到说用金庸小说取代鲁迅小说进入中学课本,让人有些愤然。金庸小说,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风靡全国,家喻户晓,在中学生中也颇受青睐。《天龙八部》、《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笑傲江湖》等等电视剧中学生可能耳熟能详。但因为如此,就将金庸与茅盾、鲁迅相提并论,我主观认为还是有失公允的。 有人认为鲁迅的文章语言晦涩、尖刻,而且时代已久远,中学生读起来很

2、难懂,这是事实。然而,鲁迅只能属于中国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是当之无愧的那个时代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对中国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揭露与批判、对中国封建礼教的抨击、对中国人劣根性的嘲讽无不闪耀着一个思想家的光辉,他因为写了许多“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而颠泊流离的举动无不证明一个革命家的胆魄,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七百多篇杂文影响了苦难中国的整整一个时代。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短篇小说《故乡》让人能深深感受到旧时代中国农民如闰土般的辛苦麻木,《社戏》中农民的孩子双

3、喜阿发等是那样淳朴热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让人感受到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读书人的辛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中学生感受到少年的天真活泼,《“友邦”惊诧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来掷地有声。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等文豪用他们手中的笔作为匕首投枪与封建腐朽势力拼杀,是他们的呐喊催生了新中国的诞生。 金庸的武侠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传统主题与表现形式,表现江湖恩怨、门派斗争、武林纷争、男女爱恨、兄弟情义的主题,语言浅显易懂,更容易为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作为一些具有思

4、想性、艺术性的文段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无可厚非。只是现代武侠小说处处是刀光剑影、痴男怨女的文字描写,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影响的。现在的中学生打群架,究其原因有些是行侠仗义帮助同学,有些是因为女生而争相吃醋,有些是帮派结怨。之所以有这些现象出现,与中学生爱看武侠小说影视还是有些关系的。 有些同学说金庸的小说能有众多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金庸的武侠影视剧能如此火爆走过很长一段时日,他的文章选入中学课本是理所当然;有的同学说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都能选入,金庸的为什

5、么不能? 在改革创新,谋求国家更快更好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在各行各业正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学语文课本内容的筛选也在艰难的进行。问题是语文课本内容的取舍还是要兼顾历史的、民族的、更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终生发展的内容,不能只注重现实生活而忘记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精华。现在的语文教科书版本众多,内容驳杂,众说纷纭,尤其是入选的新课文很多,变化很快,许多文质兼美的古文,现代名家名作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新人新事新作品。课文不是越新越好,课本不是一块能让人随意翻新的试验田。入选的课文应该是中外文学长河中采

6、撷的一颗颗明珠,尤其是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经时间流水淘洗后存留的精华。课本内容变化太频繁,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相应的教材、教辅读物、各种练习都要买。假如课本相对稳定,对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旧的借来还可以再用。翻看一下现在学生的书包,你会发现与课文相配套的参考书层出不穷。 金庸作品能否入选中学课本事小,如何选好入选课文事大。要选经过时间考验、选彰显民族正气、选有益学生终身做人的课文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

7、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继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片断入选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读本之后,他的《雪山飞狐》最近又进入了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同时,包括鲁迅、朱自清的一些作品在内,开始在各种版本的语文课

8、本中淡出。这一变化再次引发有关“金庸能否入教材”的争论,甚至有人担忧“金庸要取代鲁迅”。说实在的,即使金庸的作品正经八百地进了教材,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余秋雨的散文都进了,还有更通俗、更没有文化含量的作品都进了。我曾分别和几位在中学一线教语文的朋友简单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的意见几乎一致,金庸作品进教材,至少传递出多元的信号。确实,课文并不一定都要体现所谓的“高雅”,而将“通俗”拒之门外。至于“金庸要取代鲁迅”这样的忧虑更是多余的,两者压根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谁也替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