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ID:16846562

大小:143.7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5

【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1页
【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2页
【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3页
【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4页
【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2.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3.“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

2、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             B.修身正心方能国治C.事功为本,修身为末             D.内心反省可明天理4.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5.“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3、         B.贯彻“双百”方针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现“十二五”规划6.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7.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10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D.隋朝开创科举制8.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

4、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修养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9.“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  )A.“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

5、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10.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11.《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

6、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12.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10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③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秦朝思想文化的繁荣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A.②    B.③     C.②④   D.①④13.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

7、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14.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下列思想与之吻合的是(  )A.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B.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想C.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     D.激进派的“民主科学”思想15.下列中国近代思想主张出现最晚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