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ID:16851437

大小:38.9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5

【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_第1页
【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_第2页
【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_第3页
【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_第4页
【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浏阳一中2016届高三入学测试历史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鲁B.齐C.燕D.宋2、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写到:“(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D.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3

2、、《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杨绾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B.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D.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4、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

3、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5、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A.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B.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C

4、.《论语》是儒学的根本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146、朱熹指出:“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佛学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家B.佛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不如儒家学说逻辑严谨C.佛学有独到见解,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无是处D.佛学杂乱无章,不可能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有所贡献7、孔子思想在17至18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

5、神怪”,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法国推崇孔子的主要原因是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B.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C.儒学与“理性”社会核心思想一致D.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8、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

6、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9、下表反映了唐代官市(市署、平准署)官员的设置情况,其职责是直接主持官市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市场交易、物价、度量衡器的管理,官府所需物资的购进和所余物资、没官物资的卖出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代官吏令丞录事府史监事典事价人掌固人数1—32—61—23—93—161—61—41—101—3官品六、七品八品无无无九品无无无A.官市的政治属性B.城市建设的成就C.商品经济的繁荣D.市场管理的规范10、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

7、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14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11、有“中国才子”之称的杨度曾写出《君宪救国论》,内容中有:“非立宪不足以救中国,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近之政局混乱,实为共和之弊端。”杨度写出此文的背景是:A.清王朝的“预备立宪”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C.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D.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2、明朝

8、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13、唐初,各州遍置常平仓,以国有钱本贱时收桑、贵时出粜,平抑粮价。唐代宗时,刘晏竭力加以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