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ID:16873369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5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_第1页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_第2页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_第3页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_第4页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专题立意】本专题的内容整合了课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两个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新教材的讲解采取的是专题纵向叙述的方式,优点是线索性强,缺点是阶段性差,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部分,这一缺陷尤为明显。故本专题整合时,打破了原来的结构,采取了按历史阶段进行整合的方式。把每一个时期的思想、科技、文学、艺术放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定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历史,以弥补新教材的不足。本专题内容应重

2、视两个热点:一是传统思想中的儒家文化,如“孔子热”、“论语热”还在升温。二是对中国传统科学及科学思想的评价认识,如有人提出要取消中医等问题。【知识整合】一、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思想一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其出现的背景如下:第一,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政治前提。第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对各种社会问题加以探索,致使“士”这一社会阶层成为政治活动中的活跃者。第三,各国统治者迫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招揽人才,优待士人。第四,

3、私学的兴起和“学在民间”的出现,造就了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在当时的局势下,他们各抒己见,发表政治见解,相互诘难批驳,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墨家墨翟“兼爱”“非攻”“尚贤”儒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性善论”荀子“仁义”和“王道”“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道家老子“无为而治”;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主张“以柔克刚”庄子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主观唯心论;

4、鄙视富贵利禄法家韩非子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重大而深远,直至今天。2.科学技术(1)数学一一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商代甲骨文、金文中已经有了系统的个位、十位、百位乃至万位的自然数数字。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

5、现算筹记数法。这种记数除数码写法形式之外,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2)天文学一一赤道坐标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他著的《天文》一书,相传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3)中医学一一《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战国问世的《黄帝内经》提出经络学说。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诊断疾病。以经络学为理论基础,中医创立了针灸疗法。3.文学艺术(1)《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诗经》汇集了固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

7、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楚辞”,又称“骚体”。(2)书画①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②商周时期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关键二、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1.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秦朝“焚书坑儒”: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派遭到沉重打击。(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①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制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②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③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处世道德标准。(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②汉

8、武帝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③汉武帝兴办太学,让天下文士学习儒家经典,教育从此被儒家垄断。④汉武帝还令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此后,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