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

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

ID:16874973

大小:238.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5

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_第1页
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_第2页
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_第3页
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_第4页
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意性-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_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9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09第31卷第1期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131No11诗化戏剧与小说化戏剧———曹禺与老舍戏剧比较研究之二王俊虎(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点之一,也是他区别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就创作主体而言,曹禺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与曹禺诗化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舍在他的话剧创作中也融合了别种文学体裁的特长,但不是诗而是小说。老舍创造性地把小说与戏剧这两种最为显要的现代文学文体结合起来,创立了极具个性特色

2、的“小说化戏剧”,使成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话剧在特殊的政治时代,没有完全跌入低谷,在文艺家们普遍迷失自我的红色岁月依旧为中国甚至世界戏剧观众奉献出独具个性风采的“小说化戏剧”精品。关键词:曹禺;老舍;诗化戏剧;小说化戏剧中图分类号:Ⅰ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09)01—0089—05收稿日期:2008—08—04作者简介:王俊虎(1974—),男,陕西大荔人,延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曹禺戏剧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他能够善于学习去,因为感到吃力,所以只写了这几段独白。”同时还和借鉴外国戏剧艺术精华,更得益于他把话剧这种舶提到他曾在未完成的《三人

3、行》中尝试用诗的语言来[3]来品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上,创作出真正为创作剧本。中国观众喜闻乐见、耳目一新的话剧作品。他对西方1983年5月,曹禺在给蒋牧丛的信中写道:“《原话剧艺术的研究不是为了照搬和模仿,而是为了吸收野》是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它是抒发一个[4]464和融合,凭借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以诗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诗。”写剧,使话剧这一来自异域他国的艺术奇葩绽放出具如果仔细考察曹禺的戏剧作品,确实能够发现作有浓烈东方诗意神韵的绚丽色彩。者在这方面的良苦用心。“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首先,作者以诗人的心态进行戏剧创作。曹禺曾点之一,

4、也是他区别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就说:“我是一个不能冷静的人。”曹禺这样描述他创作创作主体而言,曹禺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雷雨》时的状态:“我象个比赛前的运动员,那样兴1935年4月,《雷雨》在东京首演之前,中国留日奋,从清晨钻进图书馆,坐在杂志室一个固定的位置学生杜宣就有关演出事宜请教曹禺。曹禺在给他的上,一直写到夜晚10时闭馆的时候,才怏怏走出。夏复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他写《雷雨》是在写一首诗风吹拂柳条刷刷地抚摸着我的脸,酷暑的蝉声聒噪个的创作观念。“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这诗不停,我一点觉不出,人象沉浸在《雷雨》里。有时写不一定是美丽的,但是必须给读诗的

5、一个不断的新的得太舒畅了,又要跑出图书馆,爬上不远的土坡,在清[1]51感觉。”凉的绿草上躺着,呆望着兰天白云,一回头又张望着1936年1月,曹禺在《雷雨·序》中再次表示:保暮霭中忽紫忽青忽而粉红的远山石塔,在迷雾中消[1]90留“序幕”和“尾声”的用意,在于让观众看完戏后,心失。”中还流荡着一种“诗样的情怀”,使“观众的情绪入于可见,曹禺在进行戏剧创作时并不像一般的剧作[2]宽阔的沉思的海。”家那样冷静地分析人物,理智地编排情节,而更像诗1956年底,《剧本》杂志记者就话剧《家》的改编人,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在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中,在采访曹禺时,曹禺表示“本想用诗的形式继续写下

6、与对象的相互交融中去构思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为89感兴、情绪所左右,贯穿其中更多的是诗人创作情感共产党人的引导,曹禺把在别人看来很能表现时代特的迷狂。因而,他在创作之前不是先有一个明确的思点的内容完全删去了。巴金的《家》像兵变、学潮、觉想主题,考虑周详,计划停当后进入写作,而是先有一慧和他的朋友们参加的进步活动,时代画面十分清种朦胧的、类似于诗歌意境或音乐旋体的感受萦绕脑楚,但这些内容在话剧《家》的改编过程中都被曹禺际。引发曹禺创作《雷雨》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隐去。作者是在以一种曲折间接和隐喻的方式,使自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进入写己的作品超越时代性,不因时代

7、结束而影响史诗般主作之后,曹禺也不是“一幕一幕顺着写,而是对哪一题的永恒性。[4]464段最有感情就先写。”而《日出》的写作缘由也是“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作品常常不仅描写了残酷先有“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的现实,而且同时放射着诗的光辉。这些诗的光辉或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样的诗意感受,然后才由此者表现在作品中的正面人物的行为上,或者是同某些酝酿演化为具体的人物形象。所以,《日出》发表后人物的行为结合在一起的作者的理想的闪耀,或者来不久,叶圣陶便撰写了题为《其实也是诗》的文章,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