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

ID:16881912

大小:34.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5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_第1页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_第2页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_第3页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_第4页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B.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D.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两段话是在强调A.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B.哲学是具

2、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D.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问题4.下列能够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①二者是抽象和具体关系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④世界观体现着方法论,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5.2

3、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愿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全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将促进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由此可知:①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6.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4、”“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观点属于A.辩证法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67.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对世界的存在状态的两种不同观点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运动         D.客观存在性9.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不正

5、确的是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10.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这说明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C.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11.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联系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

6、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是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13.科学家成功地在山羊体内“种出”了猴子细胞,创造了生物技术的一个“奇迹”。这一“奇迹”向利用家畜作为“器官生产工厂”迈进了一步。这进一步佐证了:①自然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由客观变成主观②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③人类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

7、越强④人类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4.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6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15.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是在强调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B.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目的C.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可混淆16.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

8、0°,但到了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却发现,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告诉我们A.人们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不同B.关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不止一个C.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