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ID:16895801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5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1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2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3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4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整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1.口语传播时代:声音和周围事物环境联系起来能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大。2.文字传播时代:抽象的信息符号系统,需要物质形态的物体作为媒介来承

2、载或书写,克服声音语言的时空性;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3.印刷传播时代: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的结合,对文字信息进行大量复制和传播;不能传送声音和活动的图像,承载信息量和普及性小于口语。4.电子传播时代:利用电波作为信息符号的载体,是声音、图像和电波的结合,主要成果和标志是广播和电视,突破时空的限制;信息只能实现单向传播。5.数字传播时代:实现数字媒介之间数字信息的交互传播。三.信息社会的概念:信息社会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比较而言的一种社会形态,也称后工业社会。它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

3、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人们所从事的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社会的特点:1.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2.信息和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3.知识以“加速度”方式积累(知识爆炸);4.多种形式的提供给多种感官的信息。四、传播的几个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

4、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传播者作为讯息的编码者,也是媒介的使用者,其目的在于影响受传者。其编码的方式、水平以及对不同媒介的使用状况都会对受传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传播者又不断接收来自受传者的反馈信息,据此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2.受传者(受众),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

5、itytracktr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object受传者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他也可以通过对不同媒介的选择性使用,对讯息的选择性接触和理解来决定传播过程和影响。传播中的信息或意义是由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此外,受传者还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3.讯息是传播的内容。它是经由传播者的编码过程和受传者的解码过程产生的,受制于传播

6、主体对符号的解读。而讯息的符号形式也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同样一则讯息,用文字和影像等不同符号形式承载,对传受双方的编码、解码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也会产生大不相同的传播结果。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媒介的物质形态和技术决定了传受双方对它的使用、讯息的传输形式,不同的媒介技术对传播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

7、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五、传播的模式1.线性模式(单向模式、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有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效果对谁说(Towhom)受传者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媒介说什么(Sayswhat)讯息谁(Who)传播者5W模式是最早提出的传播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这一模式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受此影响,传播学研究领域被分为五大部分:“谁”是对传播的“控制分析”;“说什么”确定了信息“内容分析”的主题;“

8、通过什么渠道”则代表了“媒介分析”的研究内容;“对谁说”是“受众分析”的关注点:“有什么效果”需要“效果分析”作出解答。由于拉斯韦尔是从研究政治传播和宣传的角度介入传播学的,他提出这个模式自然地将传播视作劝服性过程,认为传播者带有目的的,打算影响接受者,并取得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