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

ID:16924433

大小:42.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25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_第1页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_第2页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_第3页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_第4页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诗歌的独特性考察  据《新唐书》[1]载:高适,字达夫,沧州(今衡水景县)人.初仕封丘尉,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侍御史、谏议大夫、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难怪《全唐诗》[2]编者评价道:”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同时因袭旧说:高适”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则欠思忖.  进士殷璠选编开元二年(714年)至天宝十二载(753年)之间24位诗人234首诗作,成《河岳英灵集》(以下简称《河岳》)[3].并效仿钟嵘《诗品》[

2、4]之分类,为上中下三卷.而高适即列上卷(即上品)之中.其13[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首诗中既有青少年时代客游梁宋间所写,亦有初仕封丘时所作.所以,谓五十后诗愈工,是史实;谓五十始学诗,则言过其实.仅此一端,足证”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论非妄言.《中国诗史》[5]言其”四十多岁才注意文章,学做诗”较可信.此13[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首诗,不类后世选家多重视歌行体边塞诗,而是诸体杂陈,表现出盛唐时代的审美情趣.以其与《国秀》[6]《又玄》[7]等唐人选唐诗总集及宋人《唐诗纪事》

3、(以下简称《纪事》)[8]《万首唐人绝句》(以下简称《万首》)[9]等所选高适诗比勘,发现异文若干处.前贤时俊多出校记而少有按断.笔者今不揣浅陋,试从诗人际遇,诗歌意境,古体诗之声韵,近体诗之格律诸方面分析,给出”各从其长”的一己之见.不惮贻笑大方之家.  《河岳》于高适名下,有下述简要评介:”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最深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校:集后附清人校文,系依明人毛扆、清人何焯前校而作.”评事”二字,何焯校本

4、(以下简称何本)作”适口”.考:据《纪事》转引并无缺字围框,亦文从字顺.又,”甚有奇句”,《纪事》作”甚多佳句”.考:其义一也.又,”且余所最深爱者”,何本无”最深”二字.考:同《纪事》.  一、哭单父梁九少府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贪灵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楚下,望月西江里.  校:诗题,《唐贤三昧集译注》(以下简称《唐贤》)[10]作《哭单父梁少府》,无”九”字,且正文只录前四句.《全唐诗》有”九”字,于其下注:一作洽.考:《唐贤》注释云:梁洽为宪宗时代书画家与作者不同时,此一梁姓少府大排

5、行列第九,生平不详.  见君前日书校:清人校记:”君下,何有吟讽不厌矣”依此,诗句割裂为--见君吟讽不?厌矣前日书.考:全诗廿四句,百二十言.如上句分为二,成廿五句,不合作诗的基本要求.  夜台今寂寞校:”今”,《唐贤》作”犹”,《全唐诗注》”一作空”.考:”今”与”前日”相对,”空”与”寂寞”相应,皆强于”犹”字.”今”“空”相较,”今”字佳.  犹是子云居[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校:”犹”,《唐贤》作”疑”.考:犹如和疑似,其义一,故两可.凡两可之字,当从最早版本.  畴昔贪灵气校:”贪”,《全唐诗》

6、作”探”.考:从平仄变换角度,”探”胜于”贪”.  同舟南楚下校:”楚”,《全唐诗》作”浦”,又,”下”《全唐诗注》:”一作夜”.考:”南浦”是码头名,”南楚”系地名,均可与西江对举.虑及”同舟”一词,”浦”字佳.”下”较”夜”佳.  契濶多别离,绸缪到生死.  九泉知何在?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没后家复贫.  九泉知何在校:”泉”,《全唐诗》作”原”.考:”九泉”与”生死”相关联.”原”字形近致误.  ”知何在”《全唐诗》作”即何处”,考:”知何在”为疑问句,”即何处”于语法欠通.  晋山徒嵯峨[键入

7、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校:”嵯”,《全唐诗》作”峨”.考:”峨峨”正可与”冥冥”相对,较”嵯峨”为好.  妻子在远道,兄弟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何致?白日忽西尽.  唯独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兄弟无一人校:”兄弟”,《全唐诗》作”弟兄”.考:二词一义,故两可.  青云将何致校:”何致”,《唐贤注》《全唐诗》皆作”可致”.考:”何致”为疑问词,强于”可致”的叙述语句.  白日忽西尽校:”西”,《全唐诗》作”先”.考:日落西山为平常之事,用忽字形容,已与上句呼应,似不必再用”先”字.  

8、唯独身后名校:”独”,《全唐诗》作”有”.考:”唯独”较”唯有”更强调其”唯一”性.  空留无远近[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校:”留”,《全唐诗注》:”一作流”.考:青史留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