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

ID:16938697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6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_第1页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_第2页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_第3页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原理梳理2010.4.20原理表述: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1)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规律: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

3、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3、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合

4、经济基础的发展。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

5、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3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消极

6、的阻碍作用。3、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3、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

7、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是,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去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七、人生价值的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根本途

8、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