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

ID:16941381

大小:14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6

【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效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干瘪/蹩进攻讦/拮据颓垣/源远流长B.缱绻/潜力澄澈/惩办倘若/徜徉其中C.蹙眉/簇新譬喻/媲美急遽/前倨后恭D.摒弃/屏气召唤/招呼绯闻/妄自菲薄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格斯拉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手艺不断为人们做出结实、漂亮、舒适、耐穿的靴子,他最恨那些只顾赚钱出卖粗制烂造的靴子的人。B.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C.只有烟枪和烟灯,确

2、可以算是一种国萃,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D.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关于全球变暖的诸多,在二十一世纪都将会一步步显露出来,成为现实。③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将过去彻底砸烂。A.鄙视殷忧决裂B.鄙视隐忧决裂C.蔑视隐忧分裂D.蔑视殷忧分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3、无误的一项是A.生活简朴的她总是抱残守缺,不肯将家里的旧物什更新换代,却把一半的积蓄全捐给了震区的灾民。B.《围城》中的李梅亭表面上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实际上却满肚子男盗女娼,自私庸俗。C.面对斑驳陆离的社会现象,第六代导演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努力表现小人物的悲欢,创作出了令人感动的作品。D.一旦手中有权,就孤芳自赏,不可一世,不把人放在眼里,这样是没有好下场的。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化传统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B.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

4、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联系有着比人们想象的要紧密得多。C.对于东方科学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D.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由于各种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攻讦,彼此拒斥;而后则互相惊奇,彼此观望;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6.下列文言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召有司案图,指此以往十五都予赵C.张良出,要项伯D.臣愿奉璧往使10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幸得脱矣故幸来告良B.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杀人

5、如不能举D.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不全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舍郑以为东道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B.沛公居山东时傲物则骨肉为行路C.永保无疆之休而听细说D.行李之往来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相同的一项是A.北虽貌敬B.邻之厚,君之薄也C.项伯杀人,臣活之D.且庸人尚羞之10.下列各组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若属皆且为所虏B.求人可使报秦者大王来何操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得复见将军于此D.且立石于其墓之门此亡秦之续耳11.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

6、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任选一句,写出你对这句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3分)【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另一种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另一种看法:(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另一种看法:12.请用一个单句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3分)文化认同是指在不同民族交往联系的过程中彼此认可承认对方的文化或文化要素,形成一系列民族文化的共同之处、共享之点和民族间的亲近感,逐步构成不同民族间利益共同

7、体的现象。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民族服饰往往以直观的方式参与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正是以这种联系和交往为渠道,促成了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国历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很早的时间起各个民族在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与交往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互动的机制。历史上有三次突出的民族服饰流变:一次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次是唐代的开放唐装,还有一次是清代的旗装。民族服饰在彰显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同时,还是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外在符号。二、现代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8、—15题。(共6分,每题各2分)10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化为祖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