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

ID:16947110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6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_第1页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_第2页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_第3页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_第4页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促进壮大县域经济(2008-10-2321:23:59)标签:杂谈 ——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情况的调查党的十六大向全党作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壮大县域经济”。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以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市县域经济仍存在经济总量小,农业基础条件差,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财政困难,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土地、资金、人才不足等突出问题,如何实施县域经

2、济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现突破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中小企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因此,必须培养一大批有潜力、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才能保证县域经济强大的发展后劲,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我市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与豫、鄂两省接壤,总面积19293平方公里,辖县六县一区,196个乡镇。我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种。宜林面积2300万

3、亩,占土地面积的70%,有林地1500万亩,木材蓄积量2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是陕西省木材主产区之一。林特产品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而著称。商洛又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46种,其中大型矿床15处,中型矿床24处。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钒、钛、银、锑、铼、水晶、萤石、白云母和钾长石等17种。水力资源丰富,据勘测,地表水径流量年均64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水

4、能蕴藏量80万千瓦,可开发量30.2万千瓦。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面良好,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一产增加值34.1亿元,增长6.4%;二产增加值49.6亿元,增长14.6%;三产增加值52.1亿元,增长14.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特色产业开发步伐加快,药源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畜牧、林果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连年稳定增产,2007年总产达68.65万吨,确保了

5、粮食安全。以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矿产建材、生态旅游和劳务输出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到45.6%,较2001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市个体工业和工业企业共发展到16546户,从业人员10.46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11亿元,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22.3%。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59.4亿元,增长3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4亿元,增长38.5%,产销率达到94.1%。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中成药、原煤、硫铁矿

6、、锌、硫酸、黄金等。全市规划、在建和建成的工业园区16个,其中省级工业园区5个,园区工业增加值9.4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9.12%。财政收入增速较快。财政总收入跨上10亿元台阶,达到10.89亿元,增长50.2%,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4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

7、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亿元,增长46.4%,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调,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一产业由1980年的65.62%,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39.13%,2007年的25.1%,二、三产业分别由1980的24.83%、9.55%,上升到1995年的25.98%、34.89%,2007年的36

8、.5%、38.4%。第一产业比重比1980年调低了40.52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11.67、28.8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三、二、一的转换升级。我市在生物、矿产、水能、劳动力等资源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矿产建材、现代中药、绿色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9.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3.4%。全市总人口243.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63万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