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ID:16952711

大小:23.7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6

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_第1页
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_第2页
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_第3页
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_第4页
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场所精神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城市景观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环境,由特定地点与其上特定形式的空间组成,因此不能仅仅满足人们视觉、功能上等物质形态方面的要求,而更应该满足现代人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中国传统园林就是和文化艺术紧密结合,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体现其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形态来进行表达,使得情景统一、意象统一。如今传统园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等与现代已迥然不同了,随着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传入中国,如何在新时代、新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城市景观的场所精神,是现阶段景观建设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它表达的

2、是一种古代人类文明的观念:任何独立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场所精神也就是人们在场所中的守护神。古罗马人认为,人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生存,有赖于人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心智与身体)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为此,他必须依靠守护神,以体会和确证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所具有的确定的特征,即任何事物都有独特而内在的精神和特性。  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征和意义,是人们存在于场所中的总体气氛。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特征和气氛,具体体现了场所创造者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况。人若想要体味到这种场所的精神,即感受到场所对于其存在的意义,就必须要通过对于场

3、所的定向和认同。    定向是指人清楚的了解自己在空间中的方位,其目的是使人产生安全感。而认同是指了解自己和某个场所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其目的是让人产生归属感。当人能够在环境中定向并与某个环境认同时,它就有了“存在的立足点”。  二、园林景观的场所性    1、从场地到场所  任何景观都基于场地,场地最初是一个纯自然的状态,没有任何意义。人的活动使场地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与场地发生了相互的关系,场地的自然属性和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自然和人文处在共生的体系中,场地就上升为场所,场所的意义也就随之产生了。  2、形成场所的空间要素  景观场所的产生是来源于两个方面:接近和围

4、合。接近是集中的大体量形体形成的场所感,在体量或垂直方向上远远超过其他的体量,会对周边环境起统率作用。正是这种接近使人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力量,古埃及金字塔是这一类型的代表[9]。金字塔巨大的体量使它在空旷的沙漠环境里塑造出了强烈的场所感,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围合就是人为地用界线将某一空间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以服务于特定的生活内容和目的。围合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生活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只有围合才能聚集事物、生活、意义。向心性和离心性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所有场所的本质[10]。英国巨石阵的圆形场所围合是向心性和离心性共同作用的实例,巨石向心围合成了一个圈,塑造出了神圣的场所氛围,表达了远古人类对混沌

5、的宇宙秩序的崇拜和敬畏。  三、场所精神设计手法的运用  1、大自然的启迪  城市景观的功能往往是休闲、娱乐,对自然性的追求往往是景观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来源往往也就是大自然。不论是中国传统园林还是西方传统园林,其精神往往是来自于大自然[7]。尤其是中国传统园林,由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一种崇拜。综观中国传统园林史,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庭院,其形式往往是对自然山水的模拟。在中国园林中体味、经验的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然的渗透。不只是堆山引水、植花栽树,甚至在知觉方面,听的也是“山水清音”,闻的是“幽兰丹桂”,人造场所和自然场所水乳交融般的互

6、相渗透,互相穿插。可以说,对自然的真实体验是中国园林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6]。  受东方园林的影响,西方传统园林在其形式意义上也追求一种自然来源性。在17世纪,自然风景园的兴起体现了西方人对精神的探索,他们抛弃了轴线、对称、尺度等理性的设计手法,而从真正体验自然入手,出现了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林。  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们也常常去感悟和体验自然,从其感受的心灵深处去需求精神。上海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江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XX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公园(图3)的设计中,设计采用的“滩”的设计概念,模拟这种纯自然的力量,其组

7、成的形态看似自由无序但其又被无形的体系完美的统一在一个系统中。整体规划布局将水体、道路、场所、设施、绿化等元素用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其所有的元素有机的组合交叉形成互相交融,形成有机的系统,以地形的山脊形成的步道为主要交通主框架,贯穿岸、水、林、岛,在其沿线组织出不同的生态景观,在岸与水的相互交叉、林与岛的融合中,随水流的趋势中设置节点空间,让活动休憩的场所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融合。  2、传统精神的延续  要素的保留和恢复场所精神与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