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ID:16963294

大小:774.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8-26

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_第1页
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_第2页
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_第3页
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_第4页
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屯脚河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前 言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2自然资源1.3社会经济1.4水土流失现状1.5水土保持现状2、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2.1规划依据2.2规划原则2.3规划范围2.4规划水平年3.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3.1建设目标3.2工程总体布局3.3建设规模及任务4、工程设计4.1坡面水系工程4.2梯田工程4.3水保林设计4.4经济林设计4.5种草设计4.6封育治理措施设计4.7保土耕作设计5、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年实施计划5.1施工组织设计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

2、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435.2分年实施计划6、投资估算6.1编制依据6.2基础资料6.3工程单价6.4独立费计算标准6.5预备费6.6投资筹措设想6.7投资估算成果7、效益分

3、析7.1经济效益7.2生态效益7.3社会效益8、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管理机构8.2组织管理措施8.3技术保障措施附: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

4、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43前言屯脚河位于普安县中南部的新店乡烂木桥村,流域面积为4.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61%。水土流失严重,抢救土地资源、遏制土地石漠化为目的,通过人工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的有机结合,大力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和生产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在该流域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能够涵养水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使该流域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促进本流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

5、1.1.1流域概况  屯脚河小流域位于普安县中南部的新店乡烂木桥村,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2地质、地貌1、地质情况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

6、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43流域内地质构造以溶蚀地貌为主,地形较为破碎,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多为可溶性岩层和不可溶性岩层相间出露。碳酸盐岩石分布广泛,出露地层易蚀性强,土壤流失量大。2、地貌特征本区地貌为中山、低山、盆坝丘陵等地貌,为典型岩溶丘陵盆坝地,有屯脚河从流域内穿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据统计,该流域土地总面积中,地面坡度为<5度的380.76hm2,占35.39%;5-15度的485.61hm2,占45.14%,15-25度的189.79hm2,占17.64%,大于25度的19.5

7、9hm2,占1.83%。1.1.3土壤土壤主要分布有黄壤土、石灰土等,均为易蚀性土壤,黄壤土有机质含量较低,Fe质多,缺P,土层深厚,质地粘重,透气、水能力差;石灰土分布在石灰岩坡度较大地方,受母岩影响,土壤蕴含Ca质,表土层有机质含量高,质地中粘,结构良好,宜种性较广。1.1.4植被  该流域内现存植被可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类。原生植物已遭人为破坏。现存植被多为次生植被。分布有针叶林、阔叶林、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及灌丛、草本群落等。人工植被分为农田植被、人工用材林、经济林、果园等。项目区2004年森林覆

8、盖率为23%,林草覆盖率为25%,主要乔木树种有松、柏、桦木、杨树、楸树等;主要灌木有桑、毛栎等;主要草本有白茅、大营草等;主要农田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红薯、大豆、马铃薯、南瓜、西红柿等。人工造林树种有桃、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