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

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

ID:16967681

大小:6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6

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_第1页
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_第2页
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_第3页
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_第4页
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湛江市2011届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卷类型:A湛江市2011年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12页,1—8页为试题部分,9—12页为答题卡;全卷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9至12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悬念/琴弦 醇厚/谆谆告

2、诫哽咽/狼吞虎咽B.箴言/斟酌 拜谒/殚精竭虑折本/大打折扣C.覆辙/掣肘 寒暄/喧宾夺主传记/传奇小说D.刚愎/媲美谙熟/万马齐喑忖度/度德量力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发轫于草根网络的名校公开课视频译介,现在已经公开登堂入室。相对于国内陈旧扭曲的教育观念、良莠不齐的教育水平和高不可攀的教育费用,囊括了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名师的公开课视频,让所有没有机会进入这些名校学习的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免费系统学习,并亲聆顶尖名师的谆谆教诲,汲取人类知识的精粹。此

3、举可谓空前绝后――这一切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是无法想象的。A.登堂入室B.良莠不齐C.谆谆教诲D.空前绝后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朝鲜半岛韩朝争端问题上,我们一贯信奉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的主张,并经过各个渠道坚持不懈地做了朝鲜半岛双方和有关各方的工作。B.近三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居高不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这给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C.在过去的59年中,亚运圣火一路相传,见证着亚洲人民为了地区发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作出的不懈努力,见证着亚洲前进的足迹。D.近年来

4、,俄罗斯积极出台新的学前教育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公共经费投入,甚至把许多原属于政府管理的大楼拿出来办幼儿园。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外来文化的到来,给自己的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助于作家,,。同样,外来文学的进入也毫无例外地影响着本民族作家的创作,因为外来文化的优质东西,将有助于作家,。因此,作家必须高度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研究。①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②提高自己作品的创新份量③为本国文学带来新的审美思想和风格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

5、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13④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创新中融入一种新的文化力量⑤形成更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更广阔的文化视野A.①⑤③②④B.①⑤④②③C.②⑤③①④D.②⑤④①③

6、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

7、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

8、,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选自唐·姚思廉《陈书 卷十九》有删改)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