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ID:169777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_第1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_第2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_第3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_第4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孔子的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并且反映其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总体说来,孔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藏富于民与利民的思想,经济活动服从道德规范的重义轻利思想,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尚俭思想和先富后教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经济思想;利民;重义轻利;尚俭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它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资源作后盾,而且也需要思想文化资

2、源的大力支持。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在今天对于人类摆脱资源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于孔子经济思想的研究,姚电、涂平荣(2007)认为,孔子积极入世的参政情怀和济世抱负决定了他必然关注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他特别提出贸易自由、“信”以生利的交换伦理观;依“名”配财、“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伦理观;“戒奢尚俭”的消费伦理观等内容[1]。唐明贵(2008)认为,孔子思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中的义利思想、和的思想以及诚信思想仍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2]。刘丹忱(2008)发现,孔子的义利观是其德治方略中经济主张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

3、们的欲利和求富观念乃人性所在,但“利”应受“义”制约,应义主利从、重义轻利[3]。雷永强(2009)提出孔子的“仁”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内涵。他积极入世,关注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二分、“富国而教”的生产劳动伦理观;贸易自由、“尚义守信”的交换伦理观;“不患寡而患不均”、依“名、位”配财的分配伦理观;节用崇俭而“度于礼”的消费伦理观[4]。  本文在以上学者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孔子的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并且反映其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总体说来,孔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藏富于民与利民的思想,经济活动服从道德规范的重义轻利思想,社会可持续发展

4、观中的尚俭思想和先富后教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藏富于民与利民的思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从经济上看,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原来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王室所有,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制度,反映出土地已经开始私有。人们用各种手段来扩大对土地的占有,结果就出现了诸侯富于周天子,私家富于公室的情形。《左传·哀公》有这样的记载:季氏要用田赋制度增加赋税,使冉有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但是冉有仍旧听从季氏,实行田赋制度聚敛。孔子不满冉有这

5、样的行为,评论说:“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5],并且不承认冉有是自己的徒弟:“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6]孔子认为,财富集中危害极大,“财聚则民散”[5],财产过于集中,而百姓就要散失,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7]孔子盛赞富有天下而自己却不独自占有的舜和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赞扬均分财富的“博拖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是圣人之德,提出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分配主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

6、无贫,和无寡,安无倾。”[8]孔子认为,财富不应该集中于诸侯天子中,而应该使人民富裕。《论语·颜渊》中说:“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忧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若关于“百姓足”的看法,体现了儒家“藏富于民”的一贯思想。有若提出十抽一的税率,与孔子反对统治者对百姓进行贪得无厌的搜刮,特别是反对那些“苛政猛于虎”[9]的暴君,主张薄敛轻税的思想也是相吻合的。孔子在《论语·尧曰》中进一步把“百姓足”的观点发展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并且认为这是以达到“惠而不费”,作为“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

7、从政矣”的第一美。  二、经济活动服从道德规范的义利观  孔子的经济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义利观中,虽然“子罕言利”[10],但在孔子为数不多的言利的记载中,还是可以看出孔子义利观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指孔子的义利观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体系,他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价值要求,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是说,君子应该明白,通晓义,在价值取向上先义后利,而小人即普通百姓是讲求物质利益的。儒家道德人格的模型是“君子”,对于君子来说,仁义道德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