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

ID:16994723

大小:913.5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6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1页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2页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3页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4页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旅游大数据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承载网络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一、项目背景l国家旅游局正式将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年智慧旅游年”。要求各地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领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需要依靠大数据提供足够有利的资源,智慧旅游才能得以“智慧”发展。l国内大众持续增长的旅游需求以及哈尔滨持续增长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让哈尔滨的游客数量保持高位运行,尽管哈尔滨在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上做了大量投入,但在

2、激增的客流面前,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尽管哈尔滨旅游产业运行监测调度平台及时监测到了景区客流信息,并通过视频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了应急处理,但由于缺少数据积累和大数据分析系统,无法挖掘游客出行规律,缺少前期客流出行预警及引导手段,旅游市场精细化管理还处在事中监控和事后应急处理阶段。l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者手中的手机是唯一一个伴随整个旅游活动的信息交流介质,也是有关旅游者大数据的主要来源。目前在移动通讯数据方面的旅游大数据应用探索主要是:1.移动手机信令数据。2013年以来,国内陆续有省市目的地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采

3、集分析移动手机信令数据来监测旅游景区内旅游者的归属地信息,其中山东省监测省内的50家景区,范围最大。通过监测可以分析各个景区游客的客源结构、停留时间和实时流量,其中景区的客源结构数据尤其重要。这是国内目的地第一次基于大数据分析获取旅游者信息的模式,也是第一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直接获取旅游者信息方式。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情况来看,优势是时效性强,数据获取直接,客源分析数据详尽,客源区域分布数据可以到地级市。缺陷是对位于市区的景区在区分本市市民手机和本市游客手机时,经常有误差;另外对于黄金周和非黄金周时段的不同流量算法还存

4、在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解决。山东已开始尝试把监测范围扩大到目的地城市,以目的地城市手机漫入漫出数据为基础,分析外来旅游者相关信息,同时把合作范围扩大到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从目前来看,这是分析目的地景区旅游者属性信息尤其是客源结构信息最准确最有效的方法。2.移动手机LBS数据。百度推出的景区热力图是这方面有益的探索,它是通过游客的LBS数据,分析得出旅游者的行为信息,借以了解景区内游客的分布和聚集状态。景区通过积累时期数据,可以研究不同时期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游客的分布聚集规律和流动特点,对maintenan

5、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景区的内部管理和来源地的宣传指引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结合LBS数据和搜索数据还开展了景区流量预

6、测和城市流量预测,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预测旅游者的行为数据,其标志意义非常大,尤其是旅游大数据分析开始步入预测领域,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景区和旅游城市未来一段时间游客的流量和流向,以及各景区的旅游商业价值。3.市旅游局在一些旅游相关项目上的数据采集为政府提供安保服务支撑,预测和实时监控活动现场人员聚集情况,如哈尔滨马拉松、端午节、庙会等重大活动提供精确数据。目前旅游业对移动通讯数据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以上两种模式来看,手机信令数据长于分析景区以及目的地客源结构等旅游者属性信息,移动LBS数据长于分

7、析景区以及目的地的旅游者行为信息。在这种背景下,必要进一步对旅游景区游客流量监测和游客来源地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因此建立人流分析系统。通过对境内外游客游览喜好地和归属地的分析,从而多线条给哈尔滨旅游市场画像,进一步发掘游客出行规律,为旅游市场管理和游客出行引导提供数据基础。旅游大数据的来源多样化,数据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旅游者。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旅游者的数据“触发”介质越来越多,比如信息获取工具(PC、移动电话等)、身份验证(二代身份证、电子护照、身份手环)、交通工具(汽车、车联网)、结算工具(银行卡)等。从旅游者

8、产生旅游冲动开始,到返回常住地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旅游者要通过各种“介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有交流就有数据“痕迹”,形成了大数据的来源。大体上,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三方面结果:一是旅游者属性信息;二是旅游者行为信息;三是旅游者信息获取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对旅游目的地来说极其重要,是旅游目的地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时效性、精确性、全面性等方面大大优于传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