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

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

ID:16998019

大小:19.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6

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_第1页
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_第2页
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_第3页
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_第4页
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  篇一:现浇混凝土板水平度极差控制措施(中建一局央筑花园项目技术部XX0405)  现浇混凝土板水平度极差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6栋高层住宅及局部商业用房组成,其中D1、D5、D6栋为33层,D3、D4为31层,D3、D4为25层。地下建筑面积为,地上建筑(转载于:小龙文档网:顶板水平度极差,规范)面积为m2。二、原材料控制  本工程塔楼标准层的现浇混凝土梁板采用18mm厚镜面红模板,墙柱采用18mm厚镜面黑模板,支撑体系为快速脚手架。其中立杆顶部加U型可调顶托,主龙骨为φ48×双钢管,次龙骨采用钢

2、木结合:板模板拼缝处采用50mm×100mm的进口过刨木枋,其余均采用30mm×50mmU型钢。马镫采用商品马镫。  原材料控制  三、现浇混凝土板模板支撑体系参数确定  塔楼标准层均采用轮扣式满堂脚手架,经验算后,确定架体立杆纵距为,横距为,步距为,架体内每隔4~6m设置一排剪刀撑。次龙骨铺设间距为300mm,主龙骨纵距为,横距为。  支模体系设计支模体系实体  四、现浇混凝土板模板制作安装  计算可调顶托标高→计算轮扣式立杆高度→架设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打标高→抄平→确定U型可调顶托高度→摆放主龙骨→摆放次龙骨→铺板→标高校核→安装

3、柱、梁、板节点模板→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支模过程实测浇筑过程校调  五、顶板水平度极差控制  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同一块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梁板模板支设完毕后、板钢筋绑扎之前,在模板板面实测一次,砼浇筑过程中,在所测楼板下一层实测一次,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支模完成后实测砼浇筑过程极差实测  2、模板实测合格标准:[0,10]mm;拆模后砼实体实测合格标准:[0,15]mm。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

4、光测距仪)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

5、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示例:  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  六、混凝土板平整度控制要点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板平整度不合格主要有板中间下沉、板边角下沉和整板倾斜三种情况。  1、板中间下沉  板中间下沉常见于跨度较大的板,一般是由于安装模板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起拱造成的。当板跨度大于4m时,采用调节顶托一至二扣和加垫小木楔的办法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板边角下沉  造成混凝土板边角下沉的原因很多,如次龙骨、主龙骨用材不符合要求,布料机的振动,板底水平钢管不平等。  本工程施工

6、过程中主要采用下列措施:  (1)、充分发挥U型钢的刚度与木枋方便加固的特性,次龙骨采用钢木结合的支撑体系,且支模板时,板底次龙骨间距不能超过300mm,靠近梁边的方木距梁边少于150mm;  (2)、清理不符合标准的方木、钢管;  (3)、检查模板时先验收梁底标高,梁高合格后再测板底水平钢管;(4)、架设布料机时,次龙骨间距降为100mm。支模时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将模板面起拱。为增加满堂支撑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模时纵横向均需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角度为45°~60°。布料机放置的区域,由布料机四个支撑脚所围合的矩形区域四面周围

7、必须架设竖向剪刀撑,形成连续闭合剪刀撑形式。  3、整板倾斜  出现整板倾斜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板底水平钢管水平度没控制好而造成,控制好主龙骨双钢管的水平度即可解决。七、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方可进行拆模。  底模拆除要求:  2、模板的拆除顺序为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及支架。  八、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措施:  1、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规定:合格:不大于;优良:不大于。2、模板和支撑体系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装上层模板

8、及支架时下层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  3、当梁、板跨度大于4m时,应按规定起拱,起拱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4、所有墙、板内的预留孔洞必须留置正确,固定牢固,防止因砼浇筑时挤压而产生移位。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