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地理

【高中综合】地理

ID:17000766

大小: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6

【高中综合】地理_第1页
【高中综合】地理_第2页
【高中综合】地理_第3页
【高中综合】地理_第4页
【高中综合】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综合】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综合】地理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2.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4.太阳的外部结构:(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5.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11年7.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9.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10.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11.朔望月周期

2、: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一朔望月29.53日12.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自西向东,23小时56分4秒。1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15°/小时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地球自转线速度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14.地球物体水平运动偏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地转偏向力。15.地球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16.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黄道平面。17.黄赤交角目前23°26′,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90°,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66°34′,与极圈的纬度

3、相同。1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所以:*.北半球春分日(3.21)或秋分日(9.23):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北半球夏至日(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北半球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19.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6.22达到最大,12.22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

4、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12.22达到最大,6.22达到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90°),回归线上只有1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20.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赤道全年昼夜平分,3.21日及9.23日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

5、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21.五带的划分: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22.地球的六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23.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24.岩石圈=地壳+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25.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晶粒较粗;喷出岩—(玄武岩):晶粒小,多气孔26.沉积岩:层理构造,并有动植物化石,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27.变质岩:片理构造,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28.地震的分类:一按成因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震源深度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

6、地震。三按震级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29.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30.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31.世界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3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33.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

7、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34.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两级相差900多倍35.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36.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37.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38.对流层主要特征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大气对流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