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

ID:17008052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6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_第1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_第2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_第3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_第4页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基金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3502Z2006023):会计诚信工程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嵌合研究。[作者简介]瞿友喜(1962--),男,湖南怀化人,副教授,从事会计审计研究。瞿友喜(厦门理工学院361024)[摘要]基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信用机制”的视角,分析信用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以及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剖析会计诚信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确立在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建设思想,最后探讨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会计诚信工程的构建。[关键词]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信用机制;社会

2、信用体系;会计诚信工程经济全球化已使市场经济成为各个国家与世界经济接轨和发展本国经济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提出“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当前,党和国家进一步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诚信”、“信用”、“和谐”已成为当代主语。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人们日益认识到信用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窦建华,

3、200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重制度规则并存引致制度失衡和制度摩擦,信用制度的滞后和扭曲是其表现之一,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瓶颈。应尽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陈喜梅,2008)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全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会计诚信关于诚信与信用,严格来讲是有区别的。王胜利(2008)在“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报告”中指出,诚信强调的是品质,是通过诚实不欺,信守承诺和职责的言行,从而取得他人信任的一种品质。信用

4、是基于信任的,是对于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综合考量上的一种关系,实际上是诚信之后的用。也有学者将诚信与信用不加区分的通用。如王学礼、马开友、赵芬(2008)在“浅谈对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一文中,将社会诚信体系等同于社会信用体系。在人们的习惯中,一般多用会计诚信概念,很少用会计信用的概念,而实际上认同两个概念相通。本文尊重习惯,提会计诚信。(会计信用体系)是一种行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立足于会计行业进行孤立性探讨与建设,以致会计诚信建设的效果难如所愿。因此,应该从社会信用体系的高度ofwork,rela

5、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11,将会计诚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和研讨。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信用体

6、系(一)市场经济的解读经济学中对市场经济的概念界定不尽相同,但体现了一种普遍的认同,即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这种共识可以类推出一个解读公式: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信用机制。其注解为,市场经济的根本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信用机制。1.基于哲学视角的诠释。根据哲学的思想,一切事物及其变化都是由内因和外因所致,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前提和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借助外因而增强效能。市场经济作为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机制是内在要件是躯体是内因。但要真正实现

7、良性运行和循环,必须依靠法律和信用赋予其灵魂和运行环境,因而,信用机制是外在要件是灵魂是外因。信用机制的效能发挥要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之上,而市场机制必须同时依赖于信用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借助于两大基石—市场机制和信用机制。2.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诠释。人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导向)决定人的行为,而价值冲突的基础是利益冲突。林钟高、徐虹(2007)认为,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基础,社会资源是利益的载体和具体内容。价值冲突是利益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市场经济以市场

8、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借助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和竞争等配置资源,因而市场机制是其根本。之所以共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市场机制必然产生经济运行的高效率。但是,市场机制是以经济价值为目标导向,市场机制本身克服不了其自身所固有的缺陷,如唯利主义思想、寻租行为、丧失道德伦文、不择手段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