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

ID:17010976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6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_第1页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_第2页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_第3页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_第4页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对昆曲市场化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和深入探讨,研究了昆曲发展的兴衰过程,以及新时期下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如何复兴。并且结合当前昆曲市场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昆曲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和谐的机制,使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开发和保护昆曲市场。并根据昆曲市场化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具体对策,只有大力加入现代元素、通过有效手段发展培养潜在的昆曲市场、改变昆曲的传统的平面传播形式并且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对昆曲进行市场化包装,才能使

2、昆曲市场更好的发展。关键词:昆曲;昆曲市场;市场化;对策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昆曲艺术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经历代文人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与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艺术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这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具有国际性的问题。昆曲又称昆剧、昆山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代表剧种之一,从元末明初形成,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世界舞台上、在中国的戏剧艺术史中独树一帜

3、。中国昆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曲目,多样的调式和风格。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昆曲文辞典雅优美,唱腔圆润柔美,舞台简雅疏淡。身段优美流畅,不愧为“艺坛之幽兰”。[1]一、当代昆曲市场化发展的现状随着中国“入世”,开放国内文化市场已成定局。火红火爆的进口大牌,名式各样的进口音像制品正是这种西方文化商品抢占中国市场的先头部队。[2]昆曲艺术正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自联合国将昆曲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从上到下,对昆曲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工作逐步加强,昆曲出现了近百年来最好的生存状态。(一)当代昆曲发展的兴衰历程(明朝后期——21世纪初)任何事物都有兴衰的发展过程,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昆曲当然也逃脱不了这一定律。自清乾隆后期起,昆曲逐渐走上了衰亡之路。众所周知,昆曲的繁荣是与诸多知识精英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当汤显祖、洪昇、孔尚任等鼓动过时代浪潮的风流人物远去后,才力平庸的后继者们难忘前代大师的项背,作品力求词藻华丽,曲文深奥,音乐越来越脱离内容,节奏过于缓慢,结构冗长松散,片面追求曲调的婉转缠绵,从内容到形式都因受到各种陈规戒律的束缚而变得越来越僵化

5、,缺乏广大人民所关心的社会现实的作品。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的情况日益严重。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7而与此同时,梆子腔、皮黄腔等地方戏正蓬勃发展。其内容活泼生

6、动,唱词通俗易懂,采用新发展的板腔体音乐结构。这种音乐结构灵活、自由,使音乐更富戏剧化的表现力,更加适应剧情发展的需要。这些新兴的地方戏由此吸引了众多观众,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至20世纪前半叶,由于历史原因,包括昆曲在内的整个中国戏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昆曲已经到了几乎濒临绝境的边缘。在新政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方针的引导下,“戏改”运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昆曲借助这个大好时机,逐渐走出了困境,大批的昆曲艺人都在为振兴昆曲而努力着。《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3]的成功带来了昆曲的全

7、面复苏,全国范围内,一批政府级昆曲院团相继建立。各昆曲院团工作热情高涨,努力从事剧目和队伍建设,排演了众多改编或新编的优秀剧目,也培养了许多昆曲表演的后起之秀。各地业余曲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种种情况表明,如空谷幽兰般的昆曲艺术在长久枯萎后,重新得到了生长的土壤,萌发出了一股盎然生机。2001年5月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保护、继承和振兴受到重视。从此,从政界到艺术界,从专业演员到普通观众,不论对昆曲有否认识,都对昆曲报以极高的热情,昆曲从此开始回温,慢慢出现复苏的迹象。2

8、004年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昆曲热,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二)昆剧《牡丹亭》的成功打开我国昆曲发展新局面自从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我国的昆曲艺术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昆曲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