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

ID:17013366

大小:14.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_第1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_第2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施工某开发区工业厂房主厂房共5层,全长,宽,柱网尺寸9m×,柱截面650mm×650mm。层高:底层,标准层4m,顶层5m。横向三跨,每跨9m,纵向10跨,不设施工缝,采用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密肋楼板扁梁结构。  第1章模板与支撑  根据大柱网密肋楼盖体系的特点,采用定型塑料模壳和钢木组合的排架支撑体系。塑料模壳尺寸为×,支承在钢木组合的扁梁底模上,通过排架支撑,把荷载传递给地基或下层楼盖。梁模的起拱为‰。肋梁模板根据不同部位构造加以组合:排架支撑方向由125mm×100mm楞木和50×5角钢作为模壳支承点,楞木和角钢

2、间用Φ12螺栓连接,另一方向直接用与塑料模壳等长的75×5及50×5角钢安装在塑料模壳上(图4-3-2)。  由于该工程不设施工缝,采用分段支模,混凝土沿支模方向逆向浇捣,以免模板体系产生累积侧移。张拉前支撑不得松动。  模壳和支撑分两个阶段拆除,具体步骤为:  1.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50%时,可先拆除塑料模壳。  2.待该层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0%方可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后即可拆除梁底模及梁板支撑,拆除支撑必须对称进行。  3.上层密肋楼板混凝土浇筑前,下层应进行再支撑。  第2章预应力施工  双向配置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其两个方向曲线矢高不同,为做到相互穿插铺放有序,编制了铺筋

3、顺序图。铺筋时要尽量保证每一梁板受力主筋的有效高度,低位的筋先铺。  预应力筋曲线最高、最低及反弯点等处用支撑(马凳等)设置标高控制点,其他部位则每设一支撑点。曲线竖向偏差:板内±5mm,梁内±l0mm。两端承压铁板应用钉子或螺栓固定在模板上或与非预应力筋焊牢;螺旋筋安装时应与预应力筋轴线一致,紧靠铁板并焊牢。预应力筋铺放时要与各种水电管线安装密切配合,以免预应力筋位置被其抬高或压低。预应力筋应铺放在管线下部,以免管线因预应力筋张拉而弯曲或被混凝土压碎。  该工程采用逐层张拉逐层挠捣混凝土楼板的顺序。张拉控制应力σcon=×1570=1099N/mm2,每根预应力筋张拉力为158kN

4、(超张3%σcon)。由于结构刚度大,混凝土压缩小,故所有预应力筋按顺序依次两端张拉,即一端张拉,另一端补足。由于张拉用千斤顶缸体行程有限,该工程需多次测量缸体,易产生累积误差。后改为测量无粘结筋张拉前后在结构外的外露长度来推算伸长值的方法,其结果均在±10%~5%的允许范围内。  第3章结语  1.双向无粘结预应力密胁楼板扁梁结构的刚度比平板大,该工程设计活荷载为8kN/m2,板肋高480mm,按刚度折算楼板厚为350mm,按混凝土用量折算,相当于220mm厚度的平板。  2.由于柱间有扁平梁联系,虽未设置剪力墙,因柱刚度较大,加之扁平梁及部分肋板施加了预应力,并配置若干非预应力钢

5、筋,仍能满足抗水平侧力的要求。  3.由于该工艺体系完善,有配套的模板体系和成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施加预应力,使结构更加合理,又不增加施工难度,一般施工单位均能掌握。  4.该工程预应力筋用量4kg/m2,混凝土平均压应力约1N/mm2。  5.经现场实测无粘结钢绞线摩擦损失,两端张拉至跨中:纵向%~%,  横向%~%,与计算值十分接近,设计采用k=,η=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双向无粘结预应力密肋楼板扁梁结构的刚度大,施工方便,造价低,是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适用于9~12m大开间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