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敷设规范

通信电缆敷设规范

ID:17036077

大小:33.89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26

通信电缆敷设规范_第1页
通信电缆敷设规范_第2页
通信电缆敷设规范_第3页
通信电缆敷设规范_第4页
通信电缆敷设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电缆敷设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通信电缆敷设规范  篇一: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XX年修订版)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一、电杆安装  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3米的距离,一些特  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  于条)。当线路路由

2、受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120米以上,按长杆档考虑装臵辅助吊线,应选用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120米以下时,应考虑选用8米以上的电杆;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臵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弯;  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

3、缆线路A端到B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米。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  二、拉线安装  1、角杆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上面间距为10cm;终端拉线与吊线共用一个抱箍,距杆梢50cm,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25cm。  2、杆上需装设两条吊线时,终端杆两个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  3、双方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四方拉线顺拉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侧拉线抱箍应装在四方拉顺拉线下面10cm;  4、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使用三个U形卡子(即钢丝扣)各间距为100mm,再隔150mm采用铁线另缠封尾

4、5圈,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5、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封尾可使用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规格及做法详见下表图(单位:mm)  7、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方向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30cm-45cm之间;  8、一般情况下,在直线段内每隔8根电杆设一处双方拉,每隔16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  9、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300mm,允许偏差5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  出土点之间的偏移不大于50mm,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

5、把成直线;  10、拉线地锚应按要求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出土点与地面倾斜呈45度。拉线地锚安装详见下图:  12、拉线的距高比宜为1,特殊情况应≥;13、街道和路边的拉线应安装红白警示套管。见下图。  篇二:电缆敷设规范  5电缆敷设  一般规定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电缆在任

6、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

7、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交流系统

8、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