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ID:17037914

大小:137.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8-27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_第1页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_第2页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_第3页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_第4页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第一节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概念一、国内不同学者的界定(一)黄家瑶等:是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发生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共鸣性、影响力。(二)段忠桥1、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2、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3、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科学哲学流派、精神分析学说、西方

2、马克思主义、西方人权理论、凯恩斯主义、新经济自由主义、未来主义、新功利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心理学说。4、特征:(1)非理性主义倾向、(2)相对主义倾向(3)人本主义倾向(4)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三)洪晓楠1、外延定义:当代西方现代化与现代性思潮、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等社会思潮。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概念3、社会:(1)广义:人类的一切生活场景;(2)狭义:国家和人类整体。4、思潮:为大众追捧的思想。5、定义:(1)广义:是指20世纪以来在欧美发达国

3、家流行的、有关人类社会的各种思想。(2)狭义:是指20世纪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流行的、有关国家生活和人类整体生活的各种思想。(二)特征1、整体性。2、反思和批判性。3、多样性。第三节研究(解读)方法一、文义解读方法(一)预设分析(二)蕴涵分析二、目的解读方法(一)客观目的说(二)主观目的说(三)视域融合说三、逻辑解读方法(一)归纳法(二)演绎法(三)类推法四、体系解读方法(一)文本体系解读方法(二)作者一生著作的体系解读方法五、历史解读方法(一)非谱系的传承解读方法(二)谱系解读方法(三)编年史解读方

4、法六、实践价值评价解读方法(一)当时的价值评价(二)当下的价值评价第二章西方马克思主义本章欲解决的问题:1、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述;2、早期思想家的立场;3、发展时期的思想家的立场;鼎盛时期主要思想家的立场;4、当代主要代表的立场。一、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柯尔施的界定1、最早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edba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

5、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rofNingx

6、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这一概念的是柯尔施。他与卢卡奇在1923年分别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和《历史与阶级意识》两书。两书出版以后,遭到了第二国际,特别是第三国际的理论家的严厉批判。1930年,柯尔施为了反驳他们的著作发表7年来所遭遇到的各种批评意见,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以下简称“反批判”)。正是在《反批判》

7、中,他最早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2、柯尔施指出,自20年代以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已不再主要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与第三国际的理论家之间进行,而主要在“以考茨基的老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联合新俄式‘列宁主义’正统派为一方”,“同以今天的无产阶级运动中一切批判的和进步的理论趋向为另一方”之间展开,简言之,在新老“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共产主义”、“西欧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展开。他认为,代表后者的就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3、在《反批评

8、》中,柯尔施认为,以强调辩证法和主观革命性为主要特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反对列宁主义下述基本内容中产生出来的:(1)以抽象认识论的目光来理解马克思主义。(2)把知识仅仅描绘为客观存在在主观意识中的被动的反映和反射。(3)把列宁的哲学当作评价一切的最高司法权威。(二)梅劳—庞蒂的看法1、柯尔施在1930年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但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一直到梅劳—庞蒂在1955年重新提出它时才引起了较大的反应。1955年,梅劳—庞蒂发表了一部名为《辩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