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

ID:17038431

大小:44.57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8-27

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_第1页
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_第2页
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_第3页
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_第4页
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评论材料中关于我国民主制度形成的观点  篇一:历史.XX绵阳三诊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5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又科综合.历史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o第1卷5至7页,第II卷7至8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

2、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演变。下列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铁犁牛耕一—私田出现B.王室衰微——井田瓦解  C.小农经济封建制度D.土地改革——.人民公社  2.下列图片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转型B.封建大一统C.文化大发展D.民族大融合  3.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

3、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廉洁诚信”:反对正统思想是“万世至论”  B.“个人理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天下为公”  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裎福”四字.(注:“裾,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  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  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

4、政策调整  5.下图是中华民国邮政于193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华民国邮政发行此邮票的主要意图是  A.纪念美国成立一百五十年  B.希望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鼓动美国开辟太平洋战场  D.争取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战  6.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  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7.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

5、最恰当的是  图1公私合营图2论十大关系图3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  8.“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  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下列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扬一益二B.广州十三行.C。上海浦东D.新阿姆斯特丹  9.“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

6、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  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这四国确立各自的“漫长世纪”的共同因  ,素不包括  ①经济实力②军事实力③政治制度的变革④经济体制的创新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1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o"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③迪塞尔发明柴油机④史蒂芬孙研制出“旅行”号机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11.针对罗斯福新政,美国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他们希望罗斯福不  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该观点  ①看到了新政的本质②赞同社会改革③反映了社会底层的利益④期待社会公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  A.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B.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C..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8、D.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II卷共2题。  13.(24分)民主自由、民族独立是人类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