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

ID:17042971

大小:21.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7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_第1页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_第2页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_第3页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_第4页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人物事迹    微信打赏  123尾页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清正廉洁、一生坦荡的高尚情操。李林森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  组工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李林森同志生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特别是患病后,他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同病魔抗争,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尽生命

2、之火,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      附:百姓的眼泪——李林森先进事迹采访手记    新华网成都9月22日电(记者任硌、叶建平、张严平)    在达州采访李林森先进事迹的那段日子里,每一个与他交往过的人,在我们面前总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每到动情之处,他们总是难以按捺内心的伤痛,泪水夺眶而出。    他们为什么要哭?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对于许多基层老百姓来说,组织部长应该离他们很远,但他们的泪水却一次次告诉我们:他们很近,他们是朋友,他们是亲人,他们心贴着心。    在梨树乡荆竹坝村,我们见到了39

3、岁的残疾人李代菊,我们采访的第一个老百姓。谈到李林森,她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是个好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全靠他帮我们挺过难关。我一直把他当成我的娘家人。每次他来,都让儿子管他喊舅舅!”    1995年,李代菊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一家四口生活全靠丈夫在外打工。2008年,这个贫困家庭正为孩子几百元学费发愁时,李林森出现了。“当时,我们还住在山上,从村委到我们家要走40多分钟。他听说我们家困难,特地过来给了我们500元,并反复叮嘱我们,别让孩子辍学,有困难和他说。”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代菊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去年,我们家被洪水冲了,修房子他还买了3吨水泥

4、。我搬进新家,想请他吃一顿我做的肘子,没想到他就”    在李代菊家里,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听说我们要采访李林森的先进事迹,荆竹坝村许多村民都自发地赶来。年逾七旬的陈一山见到我们特别激动,拉着我们去看他的新房子。那是一幢两层楼高的新房,门口一块“高山移民扶贫工程”的牌子格外醒目。  陈一山过去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生产生活条件艰苦。2009年10月,李林森在下乡调研中,专程跋涉两个多小时,翻山越岭前往他家里座谈。“他问我,想不想搬到山下去?我担心住到山下没田没地,生活无着落。没想到,他马上组织乡干部开会,把我纳入了高山移民扶贫工程项目。房子解决了,还吃上了低保。”  这

5、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女孩熊静在李林森资助下,考上了大学,如今在深圳工作;李春秀等80多户村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不用每天走两公里去挑水;秦家沟社有了索桥,难产妇女因夜间过不了河死亡的惨剧再不可能发生    采访时,我们发现,越偏远的山区,越穷苦的百姓,有关李林森的故事就越丰富、越感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穷苦百姓,他们是李林森最牵挂的人。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重点围绕着李林森担任组织部长时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    “四评村官”,那是他推进基层党建的一大创举。我们沿着崎岖山路前行,约摸1个多小时,来到了往川坝村。村里的老百姓正在村里的平坝上聊天,一派安逸祥和。    谈到李林

6、森,老百姓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一提到“四评村官”,他们都笑了,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很好,自己选,自己评,这样才能选对人!”    49岁的往川坝村村民冉启国,一直在煤矿上打工。在他心中,似乎每次换届选举都离他很远。去年10月,他突然接到村干部的电话,要他去投票。“前任村支书说得凶,但一直没有帮我们把实际困难给解决好。这次,我把票投给了潘毅。他是我们村的,知根知底。当过大学生村官,知识多、见得多,社会上跑得有些经验,相信他能解决好问题。”        潘毅果然没有辜负1400多名村民的寄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硬化了联户路,新修了社道路和石拱桥,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这些

7、项目都是在李部长的协调下争取来的。没有他的帮助,我也不可能兑现公平竞评时的承诺。”潘毅说。    采访中,我们告诉乡亲们,“四评村官”就是李林森创造的,许多乡亲们哭了。他们知道,没有“四评村官”,他们可能选不出潘毅;没有潘毅,他们可能还要生活在那个交通差、饮水难、产业弱的小村子里。    幸福来之不易,热泪诉说恩情。    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帮助老百姓致富,也是李林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蜂桶乡,我们见到了38岁的村民胡发章。2007年一次偶遇,让他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