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

ID:17044977

大小:1.3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8-27

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_第1页
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_第2页
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_第3页
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_第4页
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 第4章 材料的凝固_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材料的凝固4.1液态的结构特征(1)液态中原子的平均距离比固态中略大,原子的配位数比密排结构的配位数少,通常为8~11。(2)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在微小区域内短程有序的原子团称为晶坯。(3)短程有序的原子团并不稳定,始终处于或消或长得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4)不同的结构对应这不同的能量状态,局部微小区域能量偏离平均能量为能量起伏4.2材料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和过程4.2.1热力学条件在结晶凝固过程中,温度T和压力P不变,体系的自由能G表示为:G=H-TS对温度T求导:在恒温横压

2、下条件下,dH=dQ,而在可逆过程中,dS=dQ/T,因此热焓温度熵由于液态组态熵和振动熵均大于固态,所以液态随温度的升高自由能下降速率比固态更大,在某一温度Tm,Gs=Gl。Tm则为晶体的熔点。要想使熔体发 生凝固,须有:即:即需要一定的过冷度4.2.2过冷现象热分析实验装置示意图1热电偶;2坩埚;3金属;4电炉;5冰水;6温度计冷却曲线(1)热分析法开始结晶温度液态材料在理论凝固温度以下仍能保持液态的现象称为过冷最大过冷度最大过冷度与液相的纯度,冷却速度,以及容器内壁材料有关。通常纯度越高,冷

3、却速度越快,最大过冷度越大。4.2.3晶体材料凝固的一般过程液相凝固形成晶体的两个阶段:晶核形成(形核)和晶体长大,即固相核心的形成和晶核生长至液相耗尽为止。液相熔点以下形成晶核原有晶核长大同时形成新晶核晶体长大和新晶核形成持续进行直到液相耗尽晶粒和晶界4.3晶核的形成形核方式包括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均匀形核是指由液相中的一些原子团直接形成晶核,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非均匀(异质)形核是指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表面形核,是主要的形核方式。4.3.1均匀形核(1)晶核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和临界晶核形

4、核时,其能量变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系内自由能降低(△GV<0),其为形核结晶的驱动力;另一方面,晶核与液面产生新的表面,引起表面能的增加,此形核的阻力。即△G=V△GV+Aσ假定晶坯为球形,半径为r,过冷液中形成一个晶坯的总自由能变化为:在一定温度下,△G是r的函数。当半径为r*时自由能达到最大,此时晶核为临界晶核,r*称为临界半径。此时:可以看出过冷度(△T)越大,临界半径(r*)越小(σ随温度变化不大)。当△T=0时,r*=∞任何晶坯都不能形成晶核,因此凝固不能发生。将代入得:△G*为形成

5、临界晶核所 需的功,简称形核功,形核功与△T2成反比,过冷度愈大所需的形核功愈小。临界晶核的表面积A*为:代入得:因此,形成临界晶核时,自由能仍是升高的(△G*),其增值相当于表面能的1/3,因此液固相之间的自由能差只能补偿形成临界晶核表面能的2/3,而不足的1/3则需要体系中存在的能量起伏来补充。故:液相必须处于一定的过冷条件时方能结晶,而液体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是促成均匀形核的必要因素。例:计算纯铜溶液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原子数已知:Tm=1356K;△T*=236K;Lm=1628×

6、106J/m3;σ=177×10-3J/m2;a0=3.615×10-10m解:临界晶核半径:临界晶核体积:单个晶胞体积:临界晶核晶胞数量:临界晶核原子数量:因此熔融的纯铜溶液,均匀形核时,一个临界晶核至少需要约692个铜原子聚合在一起,故均匀形核难度较大。4.3.2非均匀形核通过前面计算知道,均匀形核临界晶核半径较大,需较多的原子聚集到一起,并且均匀形核所需的过冷度较大,约0.2Tm,例如纯铁的均匀形核所需要的过冷度为295℃,而金属的实际凝固温度一般不超过20℃,因此其形核是通过非均匀形核实现

7、的。非均匀(异质)形核是指晶核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而形成。(1)非均匀形核能设一晶核α在型壁W平面上形成时表面能的变化为△Gs:在三相交点处,表面张力达到平衡:2RrθαWLθαθσαWσLWσαLWL润视角同时有:代入得:θαθσαWσLWσαLWL晶核的体积为:晶核形成时由体积变化引起的自由能变化为:晶核在型壁形核时总的自由能变化为:=f(θ)非均匀形核时的临界形核半径为:可见,非均匀形核时的临界球冠曲率半径与均匀形核的临界球形半径相同。均匀与非均匀形核的临界自由能的关系为:当θ=0°

8、,完全湿润,△G*het=0,非均匀形核不必作形核功。当θ=180°,完全不湿润,f(θ)=1,当0<θ<180°时,0<f(θ)<1,△G*het<△G*homom基底对形核不起作用。基底表面形状对非均匀形核的影响当角和晶核的临界半径相同时,在表面为凹面的基底上形成的晶核体积最小,在平面的基底上形成的居中,而在凸面的基底上形成的晶核体积较大4.4晶体的生长(1)晶体的生长就是液相中的原子向晶体表面转移的过程,即液—固界面向液相移动的过程。晶体在晶核的基础上开始长大直至最终凝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