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

ID:17046752

大小:17.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7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_第1页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_第2页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_第3页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_第4页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下室的混凝土浇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结构设计预应力以及无梁楼盖的设计是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四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建设高层建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地面以及高层结构的整体性,除了要提高地面的承载力,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通过合理的施工和科

2、学的设计,保证地下室的结构能够安全稳定。  1地下室的混凝土浇筑设计  对于地下室的混凝土浇筑,首先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转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40,同时要采取商品性的混凝土,使用强度等级系数为43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的质量相对稳定,同时泌水性较小,保水性较强。特别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在进行调配的时候,要控制粗细骨料的用量以及质量,同时要掺入一定的粉煤灰以此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尽量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出现,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也可以掺入大约6%的微膨胀剂,使用这种膨

3、胀剂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现象。通过加入以上用料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如果想要提高混凝土前期的强度值,可以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缓凝早强减水剂,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入坍落度要控制在150-170mm之间,水灰比要控制在以下。  其次就是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第一是要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炎热的夏天进行施工需要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冰块,从而进行降温处理,而混凝土的泵送管道需要用一些苫布进行遮阳防晒,以免在高温天气出现爆裂情况,一些浇筑的作业面也需要进行遮阳处理;第二就

4、是要控制浇筑时间。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施工状态,同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以及振捣时间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禁止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冷缝以及超振现象;第三就是对于结构体系的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平面形状需要选择相对规则,尽量保证刚度均匀对称,平面长度和重要部位的凹凸性,对于超长结构的设计应该尽量大于50m,在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考虑使用膨胀带,膨胀混凝土以及后浇带等一系列防裂措施。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在进行框架剪力墙的结构设计的时候,除了要符合国家规范中有关框剪结构的设计规定之外,同时框架和剪力墙

5、的布置也要符合相关的规定。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为双向的抗侧力体系,它的主体结构构件之间应尽量避免铰接,而对抗震的设计中,双向的主轴方向应布置为剪力墙,框架的柱与梁中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不应大约柱宽的一半,梁与柱应与剪力墙的中线重合。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平面形状的凸凹程度较大时,需要在凸出的部分的端部布置剪力墙。第二剪力墙的布置应该分布均匀。由于单片墙的刚度较为接近,长度较长的角力墙应该设计洞口和连梁形成双肢墙或者是多肢墙,同时单肢墙和双肢墙的墙肢长度不应大于8m,

6、同时每段剪力墙的底部承受的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不应超过总剪力的50%[3]。第三就是纵向的剪力墙应布置在单元结构中间位置中,当房屋的纵向长度较长,就不要集中在两端布置纵向的剪力墙,否则在平面里的部分地方就要进行浇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的收缩应力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屋内的保温工作以此来降低温度变化对剪力墙的影响。第四就是要注意剪力墙的间距不应过大,要保证楼盖平面刚度的需要。横向的剪力墙在沿着竖直方向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在剪力墙之间的楼盖出现较大的开动之后,剪力墙之间的间距应该适当的减小。

7、纵向的剪力墙一般不要集中布置在两个顶端。剪力墙上面的洞口应该布置在截面的中间位置,避免出现在端部或者是柱边附近,而洞口到柱边的距离也不应小于墙厚的2倍,开洞的面积也不应大于墙面积的一半,洞口需要上下对齐,上下洞口之间的高度不应小于层高的三分之一。  3抗震结构设计  对于抗震结构,首先要保证横墙的数量要多,之间的间距要小,这样房屋的空间刚度才会变大,抗震性能才能加强。这样就需要砌体房屋采取横墙承重或者是横墙与纵向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横纵墙的布置需要相对均匀对称,在沿着平面的方向要尽量对齐,沿着纵

8、向的方向要上下连续,避免在平面和纵面出现突兀的变化以及不规则的形状,在同一轴线的窗户之间墙壁宽度应力要尽量均匀布置。  防震缝应该沿着房屋的全高进行设计,它的两侧应尽量设置为墙柱或者是墙体,基础之上可以不设置防震缝。防震缝的长度应该根据设计的烈度以及房屋的高度决定,一般在50-100mm左右,防震缝也要与沉降缝,伸缩缝统一考虑,但是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具体尺寸应以抗震缝为主。  一般的高层建筑纵向的尺寸很大,同时纵向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高层,它的纵向水平变形都不是很大,可以忽略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