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3502-2000鱼油.pdf

SCT3502-2000鱼油.pdf

ID:170521

大小:144.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6-29

SCT3502-2000鱼油.pdf_第1页
SCT3502-2000鱼油.pdf_第2页
SCT3502-2000鱼油.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SCT3502-2000鱼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C/T3502—2000前言本标准参照了一些鱼油主要生产国的标准,根据我国鱼油生产现状将鱼油分为精制鱼油与粗鱼油两类。一级精制鱼油的质量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高龙实业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川、尚德荣、刘兆均、陈远惠、刘庆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鱼油FishoilSC/T3502—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鱼油的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粗鱼油及精制鱼油。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

2、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524—1985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528—1995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5530—1998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的测定GB/T5532—1995植物油碘价测定GB/T5535.1—199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第一方法)GB/T5535.2—199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GB/T5538—1995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15688—1995动植物油脂中不

3、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粗鱼油rawfishoil直接由鱼粉生产时的榨汁经油水分离获得的鱼油。3.2精制鱼油puritiedfishoil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02—22批准2000—04—01实施SC/T3502—2000粗鱼油经脱酸等处理获得的鱼油。3.3杂质impurity鱼油中不溶于石油醚或乙醚的固形物。4要求4.1感官要求鱼油的感官要求见表1。表1感官要求项目精制鱼油粗鱼油外观浅黄色或橙红色浅黄色或红棕色,稍有混浊或分层具有鱼油特有的微腥味,无鱼油具有鱼油的腥味,稍有鱼油酸败味气味酸败味4.2理化指标鱼油的理化指标的规定见表2。表

4、2理化指标精制鱼油粗鱼油项目一级二级一级二级水分及挥发物,%≤0.1≤0.2≤0.3≤0.5酸价,mg/g≤1.0≤2.0≤8≤15过氧化值,mmol/kg≤5≤6≤6≤10不皂化物,%≤1.03.0--碘价,g/100g油≥120杂质,%≤0.1≤0.1≤0.3≤0.55试验方法5.1感官指标5.1.1气味取鱼油试样50mL注入100mL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边搅边检查气味。5.1.2外观将抽取的鱼油充分摇动、混合均匀,取适量于直径25mm的试管中,在光线明亮处检查其外观。5.2水分及挥发物按GB/T5528的规定执行。其中空气烘箱法的烘干温度为(100±2)℃,

5、烘干时间为30min,复烘时间为15min。5.3酸价按GB/T5530的规定执行。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平行样检验结果允差不超过0.2mg/g。5.4过氧化值按GB/T5538的规定执行。5.5不皂化物按GB/T5535.1、GB/T5535.2的规定执行。5.6碘价按GB/T5532的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02—22批准2000—04—01实施SC/T3502—20005.7杂质按GB/T15688的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6.1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法以同批号鱼粉制取的鱼油为一检验批,样品的抽取规则和方法按GB/T5524的规定进行。6.2检验分类产品检验

6、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1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执行,检验项目由生产单位确定,应选择能快速、准确反映产品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检验合格签发检验合格证,产品凭检验合格证入库或出厂。6.2.2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a)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b)原料变化或改变主要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国家技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大差异时。6.3判定原则6.3.1感官项目中明显有分层现象、鱼油酸败味严重者为不合格。所检项目的检验结果均符合标

7、准规定的判为合格批。6.3.2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将此项指标复验一次,按复验结果判定本批产品是否合格品。6.3.3检验结果中有二项指标不合格,则判本批产品不合格。7标志、包装、贮存、运输7.1标志产品标志应明显地以牢固方法注明在包装物的外侧面,应具有产品名称和商标、产品等级、标准代号、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与地址、净含量等内容。7.2包装以洁净干燥的铁桶或塑料桶包装,不得使用装食用植物油以外的再生桶,如需用油罐或槽车运输时,须保证其洁净干燥,内表面无锈蚀等影响油质的因素。所有的包装应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