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ID:17052679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_第1页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_第2页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_第3页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张建国  什么是人一生有用的东西?好习惯,好品格,好的兴趣爱好,好的心态,好的文化底蕴,好的身体素质……人一生有用的东西真是不少!然而,我们在教学中的很多做法是不是在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呢?  看看吧,我们往往在教数学的时候,不停地让孩子做数学练习题,有的时候还做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需要相对聪明的头脑才能做出来的题,这样的结果是让孩子越来越不喜欢数学,越来越对数学敬而远之。而我们教给的知识对学生的将来却用处不大,反而压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  同样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的做法也是类似于刚才提到的数学教学。让学生背诵并不感到美感的

2、文章,让学生记住并不必要记住的词组,让学生每天桎梏在语文基础的小圈子里却看不到文学世界的繁花似锦的广阔空间,这样的语文教学又能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吗?我只看到,对学生兴趣的束缚和个性的压抑,让他们在一个痛苦纠结的过程中不停地抹去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丧失一生的追求和幸福。  多年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教师就是传授知识,就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都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的四书五经以及后来科举制度的八股文完全是知识的灌输。到了现代,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教师就只是单单的传授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以分数为重,原本全面的发展变成了单纯的智力提升,以至于“分

3、,分,学生的命根”的口头禅广为流传。就连后来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未能撼动应试教育的根基,我们看到的反倒是素质教育已经遍体鳞伤!  应试教育可恶,可我们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可恶,他们把学知识作为一种打桩子的工作,并且只打桩子不重视向上建造。放学的时间早就过了,可工作不知疲倦的女老师依旧在教室里有滋有味地跟全班学生讲课,就因为长期如此,她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对此,应当如何评价?  关于这个话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老师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

4、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所谓用心良苦,我想用在这个教师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试想,在功利至上的今天,有这样的老师实属不易。说心里话,我无法从心里排斥这样的老师,即使我是多么的不欣赏她的做法。因为我一直觉得考量一个教师,首先我们就要考量他们的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方

5、式不对我们可以转变,做法落后可以改进,技术不高可以学习,但没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任何外在的动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2.老师的工作方式值得商榷。  首先,疲劳战下的学生思维反应缓慢,接收新知识的效果自然很差。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知道,与其做这样的“无用功”。莫不如好好利用我们的课堂40分钟,多想想我们课堂上可以怎样做得更好,让课堂效率更高,让学生受益最大。  其次,早已响过放学的铃声,学生的心早已不在教室,此时教师再不厌其烦的讲课,实属多余。因为此时的学生非但不会认真、积极的思考,甚至还会产生厌恶的情绪,久而久之还可能厌恶这个老师,讨厌这门学科。与其做这样吃力不讨好

6、的活儿,莫不如准时下课,皆大欢喜。  教育是最需要科学的,而我们当下的教育又是最不讲科学的。“加班加点”、“时间加汗水”、“满堂灌”、“作业里熬”,什么“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什么“我们不能成为贵族的后代,但我们可以变成贵族的祖先”、什么“大干200天,圆我大学梦”、什么“零抬头,无声音”、什么“周考、单元考、月考、段考”、……等等,都是教育的反科学思维的生动体现。  3.学校的评价方式值得反思。  其实任何一个懂教育的老师都能发现,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但是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又屡屡发生,包括我们自己。而作为一个学校,竟能由此连续几年将这位老师评为先进个人,可见

7、学校的评价方式也是不科学的,甚至可以说是落后的。而且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但默认了这位老师的不恰当做法,进而可能在全校滋生这样的做法。  其实,我们现在改革中的很多热点、难点问题,诸如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困难等,都与我们的“知识导向型目标”有紧密联系。有时候,“知识导向型目标”甚至会导致教育改革的异化。比如,部分地方试行的“以生为本”,最有可能让课堂接近探究与创造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一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以生为本”,没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学生是否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更高效地“考得高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