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染色与显微观察

革兰氏染色与显微观察

ID:17063224

大小:26.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革兰氏染色与显微观察_第1页
革兰氏染色与显微观察_第2页
革兰氏染色与显微观察_第3页
革兰氏染色与显微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革兰氏染色与显微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细菌的革兰氏染色与显微镜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在油镜下观察细菌几种基本形态4.掌握细菌革兰氏染色法(二)实验原理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油镜的工作原理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常 被称为复式显微镜。它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装置最主要包括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部件,以及底座、镜臂和镜筒等支撑部件。光学系统包括不同倍数的物镜、目镜以及由聚光镜和反光镜组成的照明装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镜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

2、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在放大成虚像)眼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中,物镜的性能最为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配置的几种物镜中,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物学研究最为重要。与其他物镜相比,油镜的使用比较特殊,需在载玻片与镜头之间加滴镜油,这主要有如下二方面的原因:(1).增加照明亮度    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Χ,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使用

3、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所以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须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n=1.55)相仿的油镜(通常用香柏油,其折射率n=1.52)。    (2.)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resolutionorresolvingpower)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从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限制,分辨力D可表示为:D=λ/2N.A,式中λ=光波波长;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不可能超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4--0.7μm),而数值孔径值则取决于物镜的镜口角和

4、玻片与镜头间介质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A=n×sinα式中α为光线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它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焦距,一般来说在实际应用中最大只能达到120O,而n为介质折射率。由于香柏油的折射率(1.52)比空气及水的折射率(分别为1.0和1.33)要高,因此以香柏油作为镜头于玻片之间介质的油镜所能达到的数值孔径值(NA一般在1.2-1.4)要高于低倍镜、高倍镜等干镜(NA都低于1.0)。若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0.55μm来计算,数值孔径通常在0.65左右的高倍镜只能分辨出距离不小于0.4μm的物体,而油镜的分辨率却可达到0.2μm左右。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

5、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2.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氏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

6、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这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不同决定的。实际上,当用结晶紫初染后,像简单染色法一样,所有细菌都被染成初染剂的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它能与结晶紫结合成结晶紫一碘的复合物,从而增强了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当用脱色剂处理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质含量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经脱色和复染后仍保留初染剂

7、的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类脂质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一)实验器材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12~18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约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大肠杆菌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2.溶液或试剂香柏油,结晶紫染色液、卢戈碘液、95%乙醇、番红染色液,蒸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