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

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

ID:17063484

大小:19.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7

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_第1页
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_第2页
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_第3页
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_第4页
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_第5页
资源描述:

《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宝宝最不爱听的话TOP10  美国教育家桃乐斯诺特在《人这样成长》中写道: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忧虑害怕;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觉有罪。  一个孩子在充满了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在宝宝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支柱、他们的一片天。父母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播下了什么种子,将来宝宝就会

2、收获什么——给他们打击,他们便会丧失自信;给他们宽容与赞美,他们才能学会赏识别人、爱惜自己。  让我们来看看,宝宝最不喜欢听哪十句话。  10.“妈妈没本事,你是妈妈唯一的希望了。”  情景再现:杨杨妈岁“高龄”产子,把杨杨视若掌上明珠,也把自己对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杨杨身上。杨杨妈经常在表达母爱时不经意间对杨杨说出上面的话。三岁未满的杨杨此时只能似懂非懂地看着动情的妈妈。  专家分析: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妈没本事,我又能怎样?”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

3、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过于强烈的话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这样的家长往往患得患失,对孩子不断催逼。当孩子渐渐长大,愈来愈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强烈期望,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推卸责任。  9.“乖乖把饭吃完,妈妈给你买……”  情景再现:宝宝的吃饭问题一直让妈妈头痛,每次吃饭都像打一场战争,连哄带骗地把饭塞进宝宝嘴里。妈妈经常会对宝宝说:“把饭吃完,妈妈给你买巧克力(奥克曼、天线宝宝……)。”  专家分析: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孩子表现好不是为家长而表现的。如果他不好好吃饭你惩罚他,乖乖吃饭就奖励他,他会误以为吃饭、学习等事

4、情是为家长做的,这样一来,奖励机制就破坏了孩子对事物的正常理解。如果有一天孩子不把物质奖励当作一种动力,那么他还如何进步?这种教育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  8.“那样很危险,不要学。”  情景再现:赵女士的儿子3岁多,调皮好动。一次赵女士的孩子学着其他孩子那样在池塘上的石块上跑来跑去,赵女士觉得很危险,一把把儿子拉了回去。儿子大哭,居然用恨恨的眼光瞪着她说:“我不要你了!我不喜欢你!臭妈妈!”那是儿子出生以来第一次骂她。  专家分析: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和好奇,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更多的给他独立的空间让他去发挥,并且在言行上支持他,如果总对孩

5、子说“这事太难了”“太危险”,这样孩子会产生挫败感,孩子会把这种挫败感与父母联系起来,所以孩子会莫名地讨厌父母。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阻止孩子尝试接触世界,这会被孩子解读为自己真的不行,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没有益处的。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管什么事都是孩子应该去经历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7.“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情景再现:欢欢问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欢欢妈手头上正忙,没空跟小欢欢慢慢解释,便说:“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欢欢妈小时候,她妈妈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欢欢听后黯然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专家分析:儿童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

6、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整天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强了,也开始对生命的来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6.“妈妈不要你了!”  情景再现: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教训了她两句,宝宝故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她两下,还大声喝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

7、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假装遗弃孩子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